1 / 10
文档名称:

3月14日 妇女与传媒 卜卫.txt

格式:txt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TX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3月14日 妇女与传媒 卜卫.txt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0/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3月14日 妇女与传媒 卜卫.tx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3月14日妇女与传媒卜卫
主讲人简介
卜卫,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1989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从事传播研究。1995年开始研究媒介与性别的问题,2001年出版论文集《媒介与性别》。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媒介与青少年成长、ICT技术与边缘群体、互联网影响、IEC等方面。
内容简介
本期《百家讲坛》“三。八”妇女节特别节目为您请来社会社科院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员卜卫为你谈大家关注的媒介问题。
节目首先从社会性别对女性形象的构建谈起,对媒介中存在的社会性别视角的误区展开论述,主要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问题是社会性别与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内容;第二个问题是大众媒介如何建构两性形象,在大众媒介中是如何表现两性形象;第三个问题媒体的女性形象的再现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以及我们怎么样对不理想的媒介现实进行干预。
首先卜教授认为社会现实中,女性对男性的依附性不是天然定制,而是文化建构的结果,可以改变的。
卜教授认为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个社会群体形成的过分简单化和滞后于社会现实的概括性的看法。正是由于刻板印象导致了媒介对妇女形象刻画过分强调私人领域中妇女的形象,而忽视了女性在公众领域中的形象,这样导致一种偏差。这样,媒介报道中理想的女性形象其实是社会文化塑造的一种形象,是男权文化期望的一种形象,它不是现实生活中自然的一种反映,它过分强调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并强调女性在公众领域中的弱者形象。卜教授从新闻、因特网、广告、流行歌曲、电视剧等角度分别探讨了媒介对女性形象刻画的偏差。
卜教授还为社会公众对媒介反映女性形象的改造提出自己的建议,她认为在对媒介进行改变的时候,我们应该用媒介以外的力量和包括媒介以内的力量,通过这种合力,来形成对媒介的影响,促进性别的公平的流动,改变这种贬义女性形象的这样一种新闻报道。
卜教授最后呼吁:男性和女性应该携起手来创造一个更为性别平等的空间,尤其是媒介空间。
全文
大家好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妇女与传媒》。妇女与传媒它的问题实际上是我们叫做媒介与性别,今天主要讲三个问题:一个问题是社会性别与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内容;第二个问题是大众媒介是如何建构两性形象的,就是在大众媒介中是如何表现两性形象的;第三个问题我们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一下媒体的女性形象的再现与社会现实的关系,还有我们怎么样对不理想的媒介现实如何进行干预?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性别和社会性别的概念。性别主要是指的男女在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就是生理上的差异。社会性别跟性别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它主要是指的男女在社会方面的差异,就是指的是男女两性由于生理差异而形成的社会文化对男女两性的角色不同的期望,不同的要求和限制。
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一个是生理上的差异,一个是社会方面的差异。那么我们也曾经给很多的学生做过一些练习,我们也跟很多的搞性别研究的人一起讨论过这个问题。就是当我们说到男女两性时候,不同的是我们第一个反应是什么?那么很多人就说,女的跟男的不一样,女的能生孩子,女的胆小脆弱,女的美丽性感,女的会每月有例假,女人是贤妻良母,是一个好的家庭角色,女人特别温柔。那么男人,当我们想到男人的时候,第一个印象是什么呢?很多人会说男人是坚强的,勇敢的,是干大事业的人,是社会的栋梁。男人长胡子,男人粗心男人不计较小事,男人聪明智慧理性和擅长高科技等等,就会举出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