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社会有机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136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社会有机论文.doc

上传人:taotao0a 2019/10/9 文件大小:1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社会有机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社会有机论文————————————————————————————————作者:————————————————————————————————日期: 浅谈青霉素摘要:青霉素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抗生素,它的发现对药物学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可以说是有口皆碑,以致于人们把青霉素的发现使用列入二十一世纪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科技贡献。现就其发现与应用进行浅谈。关键词:青霉素历史应用1、青霉素的发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伦敦大学圣玛丽医院的亚历山大·弗莱明医生应征入伍,成为英国皇家军医团的一名上尉。由于飞机、坦克等现代战争武器的首次使用,弗莱明上尉开始目睹大规模的战场死伤—凡尔登战役,无数的伤兵被抬进了医院,清创缝合的手术从早做到晚。但弗莱明上尉看到,那些被医生医治过的枪伤或弹伤的创面仍会在细菌的侵害下感染溃烂,直至让那些没有死在战场上的士兵死在病床上。从战场归来的弗莱明决心致力于抗菌素的研究—他将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置于培养器内,然后让培养液令其生长,从而观察细菌的每一步形态变化,记录它的生长规律,以求找到攻克的途径—这种枯燥的研究在日复一日的不懈中一直持续到1928年,医学史上的伟大奇迹终于在一次偶然的事故中被弗莱明发现了。1928年9月里的一天,弗莱明发现实验室中一只培养器的盖子忘记盖盖儿了。这只培养器里生长着导致伤口溃烂化脓和血液中毒的葡萄球菌,这种病菌在显微镜下像金黄色的葡萄球一样。弗莱明走过去,看见葡萄球菌上有几块绿色的霉斑,这是无所不在的细菌落入培养器的结果。弗莱明将培养器放在显微镜下,他吃惊地发现,在霉斑的周围,葡萄球菌都消失了!弗莱明将这种霉菌分离出来,在接下来的实验中,他发现每一次葡萄球菌将与这种霉菌相遇时,它们都会在这种“”,而且即使将这种霉菌的培养液稀释800倍,依然能够杀死葡萄球菌。更令弗莱明惊异的是,即使这种霉菌的浓度对葡萄球菌有了毒性的时候,它对人体的白细胞都没有伤害。1928年9月15日,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在伦敦大学圣玛丽医学院“用保守的语言”公布了他的发现:“霉菌液中包含着对葡萄球菌具有溶解作用的某种物质。”弗莱明将这种物质取名为青霉素,因为它来自青霉菌类。2、青霉素临床应用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德裔英籍生物化学家钱恩,为躲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而来到英国。颇具慧眼的他,从纷纭繁杂的过时资料中发现了10年前弗莱明从事青霉素实验的记录,然后找到了同在牛津大学工作的澳大利亚病理学家弗洛里,一起开始了对青霉素的重新研究。经过大批科学家的通力合作以及无数次的实验室研究和动物实验,他们终于用冷冻干燥技术将青霉素分离、提纯,并于1940年,首次进行了临床试验。第一个青霉素的试用者是一位英国警员,他在刮脸时刮破了嘴角而发生感染,伤口越来越大,以至于满脸肿胀、发热,后来发展为败血症,医生已经不指望他能再活下去,只好用新发现的青霉素试一试。,经过5天的治疗,病情得到控制,警察已经可以进食了,看来痊愈在望。但在这紧急关头,青霉素用完了,病人的病情再次一天天恶化,最后,这位警察还是被感染夺走了生命。3、青霉素大量生产的实现青霉素的杀菌作用毋庸质疑,但要把它用于临床并大量生产,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问题的真正解决,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如火如荼,为了拯救战场上的大批伤员,急需大批青霉素,美国政府甚至不惜动用军用飞机,从世界各地采集含青霉菌的土壤以筛选分泌青霉菌种。最富戏剧性的是千金难求的菌种存在于市场上买到的霉变的甜瓜中,这似乎印证了中国的古语“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随着培养介质的改进和分离纯化技术难关的突破,作为商品药物的青霉素终于在1943年问世。自此,青霉素被广泛应用,创造了一个绿色的医学奇迹,他击败了战时最可怕的杀手—伤口感染。1944年,青霉素因治好了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肺炎而闻名于世。青霉素对人类最显著的贡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最大的登陆战—诺曼底战役中,它救治了无数迎着德军炮火登陆而负伤的盟军士兵。如果说,原子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杀伤力量最强的武器,那么,青霉素就是从这个战场拯救生命最多的药物。为了表彰这一造福人类的贡献,弗莱明、钱恩和弗洛里于1945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4、青霉素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带领昆明的中央防疫实验处的同事生产抗战急需的血清和疫苗。他们坚持利用有限的空余时间参阅最新学术文献,并展开学术讨论。在这样的学术文献讨论会上,他们在中国在《柳叶刀》杂志上看到弗洛里和钱恩发表的对青霉素的相关研究发现后,对青霉素的功效震惊,并决定在他们的基础上在中国开展对青霉素研制工作。 1941年秋,魏曦发表了对青霉素的发表论文,这篇论文是当时国际上有关青霉素的最新研究成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