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H7N9禽流感最新消息:4月15日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信息
2013年04月16日 07:57
据卫计委消息:2013年4月14日18时至4月15日18时,全国报告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3例。其中安徽、浙江、江苏各1例。
截至目前,全国共报告6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死亡14人。病例分布于北京(1例)、上海(24例,死亡9例)、江苏(17例,死亡2例)、浙江(16例,死亡2例)、安徽(3例,死亡1例)、河南(2例)6省市。目前病例处于散发状态,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
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猪。禽流感病毒高度针对特定物种,但在罕有情况下会跨越物种障碍感染人。自从1997年在香港发现人类也会感染禽流感之后,此病症引起全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其后,该病一直在亚洲区零星爆发,2003年12月开始,禽流感在东亚多国,主要在越南、韩国、泰国严重爆发,并造成越南多名病人丧生。现时远至东欧多个国家亦有案例。2012年3月,台湾首度发生H5N2高致病性禽流感,引发重视。2012年9月18日广东省农业厅通报,湛江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Bird Flu或Avian Influenza)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人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
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通常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率约为33%。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区域间的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按病原体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率约是60%,家禽感染的死亡率几乎是100%。
编辑本段潜伏时间禽流感潜伏期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其长短与病毒的致病性、感染病毒的剂量、感染途径和被感染禽的品种有关。羽绒制品通常会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物理和化学处理过程,传播病毒的几率应当很小。
人患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3天,通常在7天以内。人患禽流感死亡率达60%。
编辑本段发病机率
禽流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很大,取决于禽类种别和毒株以及年龄、环境和并发感染等,通常情况为高发病率和低死亡率。在高致病力病毒感染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
死亡率高于非典
最早的人禽流感病例出现在1997年的香港。那次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导致12人发病,其中6人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球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93人感染,其中248人死亡,死亡率63%。中国从03年至今有31人感染禽流感,其中21人死亡。
编辑本段病发症状
禽流感的症状依感染禽类的品种、年龄、性别、并发感染程度、病毒毒力和环境因素等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
常见症状有:病鸡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轻度直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大量流泪;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
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1]
这些症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单独或以不同的组合出现。有时疾病暴发很迅速,在没有明显症状时就已发现鸡死亡。
禽流感潜伏期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其长短与病毒的致病性、感染病毒的剂量、感染途径和被感染禽的品种有关。
编辑本段传播途径
由于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和野禽的一种从呼吸病到严重性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综合病症,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种禽流感病毒,主要引起禽类的全身性或者呼吸系统性疾病,鸡、火鸡、鸭和鹌鹑等家禽及野鸟、水禽、海鸟等均可感染,发病情况从急性败血性死亡到无症状带毒等极其多样,主要取决于带病体的抵抗力及其感染病毒的类型及毒力。
禽流感病毒不同于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迄今只能通过禽传染给人,不能通过人传染给人。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H5N1是一种变异的新病毒,并非在鸡鸭鸟中流行了几十年禽流感的H5N2。无须谈禽流感色变。目前没有发现吃鸡造成禽流感H5N1传染人的,都是和鸡的密切接触,可能与病毒直接吸入或者进入黏膜等原因造成感染。它可以通过消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