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在福康安手下的日子.txt

格式:txt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TX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在福康安手下的日子.txt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0/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在福康安手下的日子.tx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在福康安手下的日子

基于与阿桂类似的想法,福康安接受了和琳在他的手下工作。而和琳呢?有了前面在大学士、军机大臣阿桂手下工作的经验,在福康安手下工作的和琳也有两件事干得很漂亮。
第一件事,平定廓尔喀对西藏的侵略。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廓尔喀贸然兴兵侵略西藏。廓尔喀,就是今天的尼泊尔。经过和珅的周旋,和琳被派往西藏,与大将军福康安共事。结果,和琳与大将军福康安配合得非常默契,不但更得到乾隆皇帝的信赖,不断步步高升不说—转眼之间就当上了工部尚书—而且还深得福康安的信任。
和琳为什么能够得到福康安的信任呢?
原因之一是和琳独立的处事方式。和琳是一个性情中人,在与福康安的共事中,他不但能不断化解福康安心中的怨恨,让福康安认为“有其兄未必有其弟”;而且两人在长期的征战中,不仅配合非常默契,而且甚至默契到彼此称兄道弟的地步。
原因之二是福康安也对和珅、和琳兄弟二人有所顾忌。还是前面那句话,毕竟这个满清朝第二大贪官福长安是自己的亲弟弟啊。
第二件事,镇压贵州、湖南苗民起义。
乾隆六十年(1795年),贵州、湖南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苗民起义,此时的和琳正从西藏凯旋而归,在路过邛州时,得知义军已经攻打到秀山,和琳不顾风尘仆仆,马上投入战场,击败义军。又与福康安通力合作,连下义军七十余寨;不仅如此,和琳还身先士卒,率军生擒义军领袖吴半生。乾隆又因此加封和琳太子太保衔。
将星陨落
就在这时,嘉庆元年(1796年),主帅大将军福康安积劳成疾,在军中病逝。和珅与弟弟心意相通,向太上皇乾隆启奏,允和琳暂代军务。乾隆当即下令和琳督办军务。而和琳也是愈战愈勇,迅速生俘义军领袖石三保。
此时的和氏兄弟一边把握朝政,一边控制军权,一将一相,一文一武,真是威风了得呀。
可惜好景不长,没成想,仅仅过了三个月后,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黄粱美梦就变成了泡影。为什么呢?因为和琳在当年围攻平陇的战役中,由于受瘴气而染病身亡,当时年仅44岁。
和珅听闻此事,伤心万分,做了《悼亡诗》十五首来悼念胞弟。和珅在诗序中写道,“言不成声,泪随笔落,聊以当歌。”我们这里引用其中的两首:
其一:
“看汝成人瞻汝贫,子婚女嫁任劳顿。
如何又为营丧葬,谁是将来送我人。”
其二:
“同胞较我三年少,幼共诗书长共居。
宦海分飞五载别,至今音问藉鸣鱼。”
乾隆皇帝得知和琳染病身亡,命将和琳晋赠一等公爵,准许后代世袭;并且准许和琳家建专祠祭奠;谥忠壮,赐祭葬,命将其牌位放在太庙由国家按时祭祀。
和琳的一生结束了。在为人处世方面,与和珅相比,和琳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么?
第一,相对而言,和琳是武将,作为武将的和琳,脾气更加耿直一些—在这方面,连乾隆皇帝都是认可的;而和珅是文臣,作为文臣的和珅,更加巧舌如簧一些,精于算计—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害人终害己,反误了卿卿性命。
第二,和琳比较正直而不贪婪,可以说是基本做到了“武将不爱钱”;而和珅据说不但很卑鄙,而且很贪婪,可以说是虽然完全没有做到“文臣不爱权”,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