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老子的领导哲学————————————————————————————————作者:————————————————————————————————日期: 老子的领导哲学陈平无为而治陈平晚年时被汉文帝任命为丞相。一天,文帝召见陈平和另一位丞相周勃,文帝首先问周勃:“你经手裁决的事件,一年约有多少件?”周勃回答:“臣不肖,对这不清楚。”文帝又问:“那么国库一年的收支大概有多少?”周勃也答不出。文帝见周勃身为丞相,一问三不知,面有不悦,周勃吓得汗流浃背。汉文帝拿同样问题问陈平,陈平答:“这些问题,我得问有关负责人才能知道。”文帝接着问:“谁是负责人呢?”陈平回答:“裁判事件的负责人是司法大臣,国库收支的负责人是财政大臣。”汉文帝接着又问:“所有的事都有人负责,那么丞相干什么呢?”陈平不慌不忙答道:“丞相要使百姓各得其所,对外须镇抚四方蛮夷与诸候,对内要督促所有官员做好份内工作。”陈平的这番话让汉文帝深表赞同。企业家就是企业的上帝,上帝是需要人去信仰的,信仰则靠诚信。如果没了诚信,企业做得再大,也会很快坍塌。管理过程:无为就是顺应客观规律,无为而无不为,上无为而下有为;领导者品质:无为就是无私无欲,居下守贱,不自我夸耀,不自以为是。《道德经》第17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也,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最高明的领导者,人们好像都不知道有这个人的存在;次一等的领导者,赢得人们的亲近和赞誉;再次一等的领导者,使人们感到畏惧;最不高明的领导者,遭到人们的侮辱和蔑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其实就是几个人在玩“过家家”,一个是老子,一个是孔子,还有一个是墨翟,即墨子。可以说,孔子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商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培养了七十二博士,三千硕士。这些学生里,有企业家,有学者,有外交家,还有军事家,正是他们的颂扬和吹捧,才有了至圣先师孔子的香火不衰;而墨子,则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政党组织——墨党,这个党派有着高尚的信仰、严密的组织结构和严格的纪律,不但要宣誓为了墨党理念而奋斗终身,还要按时交党费,不管你做了多大的官。只有老子,孤身一人,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没有成立组织,也没有三五一伙相聚成群,只是在函谷关被关长尹喜半求半逼着写了5585个字的文章,即被众多精英哭着喊着追认为老大,成为道家的领袖。几千年过去了,墨家已被雨打风吹去,儒家也是几度沉浮,只有道家,依然悠哉游哉地被后人捧着,一会入世,一会出世,好不潇洒! 由此看来,要论真正的领导学家,非老子莫属。老子曾经在他的领导哲学里,把领导者按不同级别分为四类,并分别作了不同的论述,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四类领导者的境界,看看你属于哪一类! 太上,不知有之最理想的领导者,人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短短六个字,老子告诉我们最高明的领导者的外在表象——不知有之。为什么感觉不到?因为他无处不在——靠规律来管理着他的组织。这个规律就是“道”。这就像空气中的氧气,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可当失去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时,我们才会发觉它对人类生命是的重要。如何构建这个重要的“道”?老子告诉了我们路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简而言之,就是向大自然学习。自然界的一切都是那么和谐,人类身处其中,自然成长。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平衡的,有春就对应着有秋,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