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为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小学课程改革,践行新课程理念,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我县小学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经研究决定,在全县小学开展高效课堂建设活动,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以实现学校内涵提高、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转变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为重点,以广泛开展教学研究、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保障,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持续提升我县教学质量的有效机制。二、总体思路统一认识,教研室、研训室、学校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在县级研修和校本研修中扎扎实实开展构建高效课堂研究活动,通过学习、交流、实践、研讨、总结、反思、评比等系列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示范引领、重点培育、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争取一年有成效,三年上新台阶。三、总体要求依据新课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我县高效课堂教学的总体要求。其内容是“三全”“五优化”。“三全”“五优化”研究与实践活动,是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深入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对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整合与提升,促进“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的重要举措。各学校要认真组织,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深刻理解“三全”、“五优化”内涵。“三全”即全体、全面、全程。全体: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思维的平台,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生活全方位对学生给予关心和帮助,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全面:提升学生全面素质,关注课堂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在课堂教学中,强化目标的指向性和达成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有体验和收获。全程:实施全程管理,关注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要研究和掌握学科课程整体知识结构和课程要求,准确把握每节课在整体认知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从目标设定、问题设计、互动生成、自主体验、评价矫正等各个环节,对教与学实施全程管理,保证教与学优质高效。向课堂的每一环节要质量,向课堂的每一分钟要质量。四、目标任务(一)厘清新课程理念,着力构建高效课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全面发展,注重创新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创设有利于建立新型学习方式的课程实施环境,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效课堂。(二)正确把握高效课堂的内涵、本质和要求,理解新的高效课堂模式。高效课堂是旨在推进课堂教学转轨,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追求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机勃发、思维并进、情感激发的课堂。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课堂”中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服务者,也是一个学习者。高效课堂教学表现为学生思维活跃、节奏紧密,导致思维能力的长足发展。高效课堂让学校的课程不再被视为静止的“跑道”,而被视为“人生的阅历”。高效课堂的建设,就是在学校现有政策环境和办学条件下,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目标要求,依据近现代教学理论,开发设计多样化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模式)的过程。高效课堂以开发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