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谈到十八届五中全会,先要了解全称是什么,(“十八届”)是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选出的中央委员会,(“五”)召开的第五次,(“全会”)全体会议,全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全会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议程四天。每一届中央委员会通常召开7次全体会议。关于全会时间的确定,《党章》中有具体规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前四次全会:一中全会:2012年11月15日(十八大召开的第二天),选举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及其他党的主要人事安排。二中全会:2013年2月26日至28日,通过了“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三中全会:2013年11月9日至12日,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四中全会: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五中全会时间的确定:7月2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十八届五中全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10月1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参会人员:根据《党章》规定,中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56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出席是参会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列席是参会但没有表决权。关于全会的主要议程,第一项是受中央政治局委托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第二项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此外,中央全会还将对受到党纪处分的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作出组织处理决定。同时,当中央委员出缺时,全会还将决定由中央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递补候补委员刘晓凯、陈志荣、金振吉为中央委员,审议通过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朱明、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等十人开除党籍的处分。规划建议与规划纲要的关系: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是不是十三五规划呢?明确说,不是。全会通过的是“十三五”规划建议,依据建议中央进一步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在明年的两会上审查批准后实施。刚刚了解的是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社会关注度最大的就是“十三五”规划建议。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15到2020年,是完成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就是我们即将开启的“十三五”时期,“十三五”规划就是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全会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研读指导思想,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把握好两大前提:“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四个全面”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会强调,必须要遵循以下6个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这六个原则是要牢牢学习把握的。怎样才算是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