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黄河颂》课堂实录.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河颂》课堂实录.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0/12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河颂》课堂实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理念】新教材更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因此教学中应要求学生诵读,在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指导思想】“情境体验与反复诵读,合作交流与探究思考”。“感人心者莫乎情”,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这样的课文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因此,在课堂上,应通过情境设置、反复诵读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民族感情与爱国热情。同时,新课标也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所以我想不过多讲解,只略加点拨,而是让学生自身合作交流,探究思考,从而课堂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教学过程】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平和,亲切地):同学们,上课之前,先让我们静静地听一首歌曲,请你边听边发挥想像,然后说说你听后的感受。(播放MTV《黄河颂》)生:我感受到黄河流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生:我听见黄河在咆哮,在奔腾。生:我感受到了黄河是保护祖国的天然屏障。……师:同学们对音乐的感悟能力真强,想像力真丰富!老师也想说一句:我听到了黄河巨浪在咆哮,我仿佛看到了黄河那恢弘的气势,我感受到了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今天让我们带着满腔的豪情来学****黄河颂》!(屏幕出示课题)师:下面让我们高声地朗读起来,读出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学生自由朗读)师:好。请同学们停下来。下面,我们来推荐同学读一读。(男、女生各一名朗读)师:以上两位同学咬字都比较准确,语速也处理得比较得当,特别是孙婉婷同学,读出了悲壮,更读出了激昂,让我们用掌声给他们鼓励!(师生鼓掌)师:老师再给大家朗读一遍,请大家边听边细细揣摩。(师朗读课文)师:在诗歌最开始有一段特殊的文字是什么?生:朗诵词。(齐声回答)师:这段朗诵词的作用是什么?生:引出下文,是一段序曲。师:非常正确!师:从诗歌的题目“黄河颂”上看,整首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生:“颂”!师:大家真是“慧眼识字”,没错。是不是诗歌立即就歌颂黄河了呢?生:不是。(七嘴八舌)生:是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写。师:对!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直接描写的诗句:“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学生齐读)师:这么优美的文字是由哪一个字统领的?你能体会出黄河的什么特点呢?生:“望”统领了这段文字。生:我从“惊涛澎湃”体会到黄河的汹涌澎湃。生:我从“浊流宛转”读出了黄河的美丽,从“辟成南北两面”感受到黄河的雄壮。生:我认为,从那个“我站在高山之巅”一直到“劈成南北两面”,这表现出了黄河的雄伟气魄。生:我还感受到了黄河的勇敢坚强、顽强奋斗的精神。……师:很好!黄河一泻千里,气势磅礴,让我们感受到黄河的内在精神,难怪诗人对它的赞颂之情随之也油然而生。所以,后面就是在赞颂黄河,对吧!好,我们来看看最能体现诗人赞颂之情的有哪些诗句?你发现没有?好,请你说。生:啊,黄河师:老师想提醒大家,三句“啊,黄河!”读法是不是一样处理的呀?生:三个“啊,黄河!”语气在逐渐地增强,我们感情也在逐渐地加深。师:没错!我们一起来一遍,好不好?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