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商业银行应对方案文.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商业银行应对方案文.doc

上传人:rita291961 2019/10/12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商业银行应对方案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商业银行应对方案论文[内容摘要]当前对于我国通货的走势存在“胀”与“缩”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而从我国经济内在运行状况来看,未来几年我国通货紧缩的压力要大于通货膨胀的压力。我国必然要全面调控经济运行,消除通货紧缩的压力。而这也会对作为金融体系中心的商业银行产生巨大的压力。因此,商业银行必须从其基本业务出发,做出必要的调整,以适应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关键词]通货;宏观调控;商业银行 Abstract:Twokindsofopposedviewsof“deflation”and“inflation”,mercialbanksmustproceedfromitsbasicbusiness,makeessentialadjustmentinordertoadapttothischallenge. KeyWords:currency;mercialbank 一、对我国未来几年通货走势的分析通货是宏观金融的主要监测和调控指标在微观经济中,价格信号是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主要依据,这是因为,价格与经济活动是紧密相关的,是经济活动状况的直接反映,具有很强的可测性。在宏观经济中,作为价格总水平直接表现的通货也同样具有特点,通货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都紧密相关,对通货的观测也具有相对较完善的指标体系。因此,把通货作为宏观金融的主要监测调控指标以及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是世界各国保持经济稳定的重要手段。自20世纪90年代初新西兰储备银行首次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以来,许多中央银行都正式采用了通货膨胀目标制,目前大约有20个中央银行采用这一框架。同时,通货膨胀目标制也激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理论探讨。回顾这些中央银行的经历,毫无疑问,这一策略是成功的。这一点尤其可以从那些经历过高通货膨胀率的国家的经验中得到印证。当某个经济体发生高通货膨胀时,他需要采取措施降低通货膨胀率,而通货膨胀目标制有助于引导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并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来确定货币政策的方向。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低通货膨胀国家如英国、瑞典和加拿大的实践也是成功的,只是在极少数情况下(主要是在一些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不是非常成功,但很明显,问题常常是出在其他方面。[1] 当前关于我国未来几年通货走势的争议当前,理论界对我国通货走势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宏观经济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主要是因为:(1)作为通胀标尺的CPI指标并未按照国际惯例将房地产价格纳入其内,如果将房价的上涨计算到整个价格水平中,那么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通胀压力实际并不轻松。[2](2)定义中“通货紧缩”是指CPI的“负增长”,但是,2006年CPI增长虽然连续同比、环比都有相当幅度的下降,但CPI还是“正”增长,不能认为通货紧缩已经发生。(3)随着更为深入的市场化改革,理顺上游产品的价格机制将成为必然,这会导致最终消费价格上涨。例如,2004年和2005年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但国内的产品油却一直与国际油价倒挂。如果油价得到相应的调整,相信CPI会受到直接的影响,成为将来主要的通胀压力。还有工业产品价格PPI与CPI之间长期存在3-4个百分点的差异,如果传导机制得到改善,PPI部分传导到最终消费,CPI就可能上涨几个百分点。此外工资上涨和人民币汇率调整也带来价格变化,综合这些潜在的价格上涨因素,通胀的概率将加大。[3]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已经面临十分严峻的通货紧缩压力。持此观点的学者主要是出于以下思考:(1)2006年CPI同比下跌幅度很大,从第2季度开始,连续两个季度CPI都在下降。前3季度的CPI同比下降了近3个百分点,而9月的环比也下降了%。进入2006年,最近半年多时间消费物价指数CPI一直处于%左右这一偏低的增长水平,说明中国经济已经处于通货紧缩时期。(2)有效需求不足,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近年来收入集中与储蓄过剩的情况导致未来生产与消费不对称的情况日益严重,在没有充足的最终需求带动的情况下,当本轮投资周期结束,巨大产能开始集中释放的时候,全面生产过剩就会不可避免地到来。[4]产能过剩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价格走低。当前我国主要的一些产能过剩的产业价格开始下跌,尤其是钢材、水泥、电解铝等价格开始走低,钢材价格最大跌幅达每吨1800元左右。近年相对紧缺的煤、电在2005年也出现过剩苗头,受到产能增长和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我国未来几年仍主要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笔者认为,未来几年我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压力同时都存在,但通货紧缩的压力要大于通货膨胀的压力。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更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最近两年,中国农业产量出现了少有的好收成,但是面对结构性需求的限制,①中国农产品的大丰收却未给我国经济带来利好的信号,相反,一方面农产品的价格被迫一降再降,②初级农产品价格的下降直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