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议高校管理审计与风险管理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审计处)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开展内部管理审计的必然性,以及内部管理审计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的具有前瞻性、客观性、效益性的独特作用,提出了高校内部管理审计应以预决算的财务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重大经济活动的程跟踪审计作为工作重点,推进高校风险管理。
关键词:管理审计;风险管理;必然性;作用;工作重点
一、管理审计参与高校风险管理的必然性
(一)适应了高校风险管理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在整合、扩招的大环境下,在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同时,还开展基本建设、对外投资、创办校办企业等经济活动,特别是高校为解决“扩招”瓶颈约束的困难、拓展办学空间建设新校区,在国家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向银行筹措资金、商业贷款,致使高校每年的经费支出少则几千万,多则几十亿。与之发展不相称的是,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管理模式,重要经济活动的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完善,没有成本核算,也没有资产安全的评估体系,在此局面下高校骤然投入到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致使高校外部面临市场风险、内部存在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因此,高校风险管理,不仅成为高校领导、教育职能部门管理目标实现的关键,也成为银行、投资企业、社会大众十分关注的问题,这正与内部审计发挥服务职能,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的要求不谋而合,内审人员具有比其他组织人员处于更好的位置去执行这项任务,
管理审计可以作为高校风险管理工作的延伸,参与到高校的风险管理中。
(二)与管理审计的本质相适应。管理审计的目的在于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 其本质就是对经济管理活动中经济资源利用的效率与经济节约程度以及经济资源所获得的效益情况的审查与评价,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活动中的“3E”内容,即效率(Efficiency)、经济(Economy)、效果(Effectiveness)〔1〕。由于管理审计作为一种面向未来,以改善管理为目的一种特殊审计类型,在原则上和实际操作上都有别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具有其他管理控制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这样内部审计部门和管理审计人员参与高校的风险管理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高校内部审计对自身发展的渴求。教育审计经历二十年的发展,审计地位和职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内部审计作为国家审计从属力量的这种关系日益淡化,教育内部审计要想提高地位,在高校中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就要不断寻找新的而又对高校十分重要的领域, 随着方方面面对风险的空前重视, 这为内部审计发展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高校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的介入, 将会使内部审计在高校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角色, 并将其在高校中的地位推向一个新水平。正因如此,2004年教育部在重新制定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明确提出内部审计“应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促进教育行政部门和单位遵守国家财经法规,规范内部管理,加强廉政建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防范风险,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
”。
二、管理审计能够在高校风险管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前瞻性。由于管理审计在空间范围上已跳出对单一职能部门的经济审查,重视整体的、宏观的经济活动及其外部环境的审查;在时间顺序上,有事后审计监督向事前监控迈进。高校管理审计部门和人员对风险、及其所采取的防范措施的审查, 发现其中的缺陷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