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桥梁下部构造施工一、墩柱:1、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放出桩中心,量出上步工序(接桩)偏位情况及墩柱钢筋预埋的偏位,对接桩混凝土进行凿毛,将表面的松散层、石屑等清理干净,注意留出立柱中心位置。高墩(高度超过 10 米)要分节施工。注意控制好各是施工工序间隔时间,不宜大于 10 天,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的衔接。2、钢筋安装,焊接,检查钢筋笼的长度(确保伸入盖梁的位置)、钢筋笼直径(保护层厚度)、接头错开,与预埋筋搭接时要注意预埋筋的除锈。3、模板安装,检查模板的直径是否合格,打磨是否干净,拼缝及错台是否合格(2mm),脱模剂涂刷是否均匀,因为墩柱在浇筑完成后是露出地面的,外观要求比较高;检查墩柱的保护层厚度,尤其是原地表  米至  米位置,是检查的重点;模板加固;偏位情况量测(掉垂线);垂直度检测(横桥向和纵桥向两个方向),检查合格(不大于 %H 且不大于 20mm)后测量模板标高,提前计算出混凝土标高。4、混凝土浇筑,墩柱一般都比较高,要下串筒(降低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分层浇筑,快插慢拔,混凝土塌落度不能太大,大了容易出水纹,一般控制在 13-14cm。浇筑位置超出设计标高 3cm(有大概 1cm 的浮浆,加上盖梁的坡度一般 2%以上 2cm)。不能低,如果低了要和盖梁做一起整体浇筑。5、模板拆除,混凝土强度达到  后即可拆除,要及时拆除,便于养护。注意拆模时因混凝土强度较低,要注意不要磕碰到混凝土。6、混凝土养护,一般采用薄膜包裹养护,最上口用渗水性好的土工布包裹一小段(保水),外侧薄膜包裹,形成环向的水路,不小于 7 天。二、盖梁::1、施工准备,墩柱混凝土强度达到 80%以上,测量放样,墩柱完工检测(偏位(1cm)、直径(+-2cm)、混凝土强度、顶高程)2、搭设支架(两种方法,一种利用系梁或者原地表搭设施工平台承担盖梁及模板受力,对地基要求较高,一般不采用;抱箍法,对场地要求低,盖梁及模板受力最终靠抱箍来承担)3、抱箍法,主要承担的荷载有:盖梁钢筋混凝土自重、模板自重、工字钢自重、混凝土浇筑时的活载及冲击荷载,这些荷载最终靠抱箍的与墩柱间的垂直摩擦力来抵消。主要验算值:工字钢抗弯、抗剪强度及挠度、抱箍牛腿处最大剪应力。挠度计算:跨中最大挠度:(一个简支结构一个悬臂结构)5ql 4384EI-qa 48EI= i 来比较工字钢最大挠度l400= i , ,i 值用来在后边的底模安装上。4、抱箍法主要施工工序:抱箍安装(测量标高),抱箍牛腿上两侧架设大工字钢(40 左右)工字钢之间要对拉拉杆拉紧,防止横向滑移),工字钢上布设等间距小工钢(30cm 间距左右,小工字钢要长出盖梁底模各 80cm 以上,用来施做以后钢筋及摸板安装的平台)5、铺设底模板,底模安装时要注意模板错台、模板的打磨,轴线偏位,脱模剂涂刷均匀后要盖一层薄膜,防止在钢筋绑扎作业时工人滑倒及对底模造成污染。底模安装完成后要在两边各搭设工作平台及安全防护以方便钢筋绑扎作业。6、钢筋绑扎,盖梁骨架片在钢筋场预制完成后拉至现场绑扎,绑扎过程中注意钢筋接头、间距、根数、同断面的弯起位置,垫石钢筋位置应预埋准确(横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