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浅谈针灸养生.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针灸养生.docx

上传人:cengwaifai1314 2019/10/14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针灸养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针灸养生健康与长寿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中医养生学对人类防病治病、延缓衰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倾向未病先防, 强调修心养性, 动静结合,饮食调理, 同时还讲究四时不同的养生方法, 并辅以药物、食疗、针灸等手段从而怡养天年。众所周知,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手段,在临床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其效果是得到了国内外中西医和广大患者的认可的。但是,针灸可以作为一种养生保健的手段这些年来却越来越被人们所忽视甚至忘记。其实针灸不仅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预防疾病、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运用针灸以防治疾病、抗老延寿的实践,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黄帝内经》对针法和灸法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分别有明确的记载。《素问·刺法论》云:“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也,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明确指出针刺有保全精神"调养真气"维护机体自然状态的养生作用"并非专为治疗疾病而设。《素问·刺热论》则说明赤色为五脏热病先兆,据赤色所见部位不同"辨所病脏腑"予以针刺"可预防五脏热病发作。《灵枢·逆顺》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把针刺治未病的医者称为上工。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言:若人能慎养,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其中论述了可用针灸方法来达既病防变的目的:《伤寒论》中则有关于应用针刺调补胃气,防太阳病邪再入阳明经的论述"此为既病防变的具体应用。《灵枢·经脉篇》说:“灸则强食生肉”;《灵枢·官能篇》也说:“阴阳皆虚,火当自之”。以后的文献记载,均从不同侧面记载了针灸尤其是灸法可以延年抗老,使得灸法得以推广应用。《扁鹊心书》云:“于人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院……虽未得长生,亦可保命百余年矣”。唐·孙思邀说:“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则瘴病温毒,不能着人”。还说:“吴蜀多行灸法,语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说明当时不仅医师,即使一般人群,也常常用灸法来保健防病抗衰。宋代王执中所著(针灸资生经》,明确推崇摄生保健灸,认为灸气海、关元等穴位有强壮抗衰等作用,可治“脏气虚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并亲自实践,说:“予年逾壮,往寒夜观书,每觉脑冷,饮酒过量,脑亦疼甚,后因灸此(指自会穴,在头部正中线上,前额骨与顶骨陷者中取穴)而愈”。宋代窦材的《扁鹊心书》指出保健灸是防治老年病的重要方法,对保持老年健康和延年益寿有很好的作用,他说:“余年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即服保健延寿丹,渐至身体健康,羡进饮食。六十三岁时,因优怒忽见死脉,脉于右手寸部,十九动而一止,乃灸关元、命门各五百壮,五十日后死脉不复见矣,每年常如此矣,遂得老年康健”。说明灸法具有强壮延年作用,“阳精若壮千年寿,阴精若在必长生”,灸法保健延年的作用可见一斑。由此可见,古人养生保健十分倚赖针灸疗法,但从从文献记载来看针刺和艾灸相较,艾灸养生保健的文献内容更为丰富。在具体应用中艾灸也多于针刺,针刺多用于既病防变,而正常机体的未病先防则多用灸法。这是因为艾灸在预防疾病发生、发展、病后防复、强身健体及延年益寿方面具有更好的功效。针灸养生保健的腧穴以任脉的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及膀胱经的膏肓俞、肺俞、风门、还有足三里、绝谷、涌泉等穴位为主。针灸学在延缓衰老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