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它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目标(总体目标)以及与各类交易事项、账户余额和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具体目标)两个层次?从实务上说,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发挥着导向作用,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界定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范围,直接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计划和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如何发表审计意见。第一节审计目标?《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 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一)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二)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归纳: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注册会计师应当特别考虑:?(一)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并适合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二)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三)财务报表列报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四)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财务报表所传递的信息的影响;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一)经管理层调整后的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二)财务报表的整体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三)财务报表(包括相关附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相关交易和事项。。一、认定二、各类交易的审计目标四、列报和披露的审计目标三、账户余额的审计目标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一、认定定义: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理解的要点:确认、计量、列报依据的标准是会计准则表达包括明示和暗示管理层认定的分类:?针对交易和事项的认定?针对账户余额的认定针对列报和披露的认定管理层的认定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总目标: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将管理层的认定运用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就形成了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的具体审计目标。针对交易与事项的认定发生完整性截止分类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