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集》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是一本书,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汉乐府民歌大多是叙事诗,这些诗真实地表达了人民的喜怒哀乐。有的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穷困生活;有的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有的表现了反对封建婚姻、追求美好爱情的愿望;有的揭露了贵族的腐朽生活和社会的黑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里中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zhǒngdòuzhìkúigēngyíchōng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理解字词、句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始:才。道逢:在路上遇到。阿:语气词,无实义。冢:坟墓。累累:形容坟丘一个连一个的样子。狗窦:狗洞。雉:野鸡。中庭:庭院中间。旅谷:旅,野生。旅谷,野生的稻谷。羹:汤。贻:送给。舂:放在石臼里把谷物的皮捣掉。持:拿来。作:当作。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 路上碰到一个故乡的村民,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应该送给谁一起分享。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止。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这位老兵身处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是一个野心勃勃、好大喜功的人,年年对匈奴发起战争,于是,文中的主人公就“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句话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从军之久?“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老兵回到家乡,他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画出诗句并作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