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代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代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16/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代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代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畜牧业是新疆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是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重要内容,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对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一五”期间,是我区畜牧业发展政策最好、力度最大、速度最快的时期之一。全区上下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为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一系列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策和部署,积极推进现代畜牧业“六大体系”和“五化”建设,加快调整畜牧业结构,努力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全区畜牧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2010年,,,,分别较“十五”%、%%,实现了全区主要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2010年,全区畜牧业产值375亿元,%;畜牧业在农牧民增收中的贡-2-献份额连续多年占据较高比重。。牛奶、优质牛羊肉、细羊毛三大优势产业带建设不断巩固和加强,猪、禽等特色产业区初步形成。在国家和自治区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的推动下,五年间,全区扶持新建养殖小区200多个,区内养殖小区总数达到2800多个,猪禽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了60%以上,奶牛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26%,大多数规模奶牛场和奶牛养殖小区实现了机械化挤奶。。依托国家良种工程和自治区良种补贴、品种改良冷链体系建设等项目实施,5年间,全区建成区级种畜禽场70余个,形成年产种公羊2万只、种公牛2000头、牛冻精200多万剂的供种能力。采购配发活体种公畜1万多头(只),为各级畜禽品种改良技术服务单位和配种员配备液氮运输槽车150多辆、液氮储存运输罐近万个、摩托车2900辆,全面推行“星级繁育员”认定工作,品种改良技术服务能力显著提高。2010年,全区牛的良种率达59%,绵羊良种率达67%,山羊良种率达66%,分别较“十五”、。。五年来,全区统筹国家游牧民定居、退牧还草、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节水灌溉、乡村道路建设等项目,加大有水利灌溉条件的高标准人工饲草料地建设力度,按照“三通、四有、五配套”-3-万户,,%。舍饲圈养、季节放牧、划区轮牧、种草养畜、机械化转场等生产技术得到推广,广大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提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步转变。。建立健全了草原监理、草原生物灾害防治、草原火灾防扑救体系,大力推行基本草原保护、禁休牧和草畜平衡三项制度,积极实施退牧还草、无鼠害示范区等草原生态保护工程,五年间,全区累计完成草原虫害防治7292万亩、草原鼠害防治10623万亩、毒害草防除845万亩。退牧草原13145万亩,其中禁牧4390万亩,休牧8095万亩,划区轮牧660万亩。退牧还草工程区植被盖度提高5~15%,平均地上生物量提高5~24%,草原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完成行政管理、执法监督、技术支撑三大体系的兽医管理体制分类改革,,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地、县、乡、村五级动物防疫网络。在国家和自治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全区实施区、地、县、乡防疫体系建设项目1730个,,(套),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装备水平和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大幅度提高,重大动物疫病平均免疫密度达到95%以上。。启动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4-追溯体系建设,畜禽产地检疫开展面大幅提高。进一步完善了饲料、乳品、肉类、兽药等质量监测机构建设,连续开展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加强对饲料、兽药等畜牧业投入品和畜产品药物残留的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管,保障了全区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趋稳向好,五年来,没有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十一五”期间,自治区畜禽改良总站与天山畜牧良繁中心重组联合,泰昆集团、天康生物、巴口香实业、西域春乳业等畜牧业龙头企业年利润超过3000万元,全区规模以上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63家,饲料加工企业近20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