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60例临床疗效观察.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60例临床疗效观察.doc

上传人:pppccc8 2019/10/17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60例临床疗效观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60例临床疗效观察茹晓辉(河南省荥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南荥阳450100)【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外科收治的小儿疝气122例,其中腹腔镜下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60例,称为观察组,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62例,称为对照组。将其122份小儿疝气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小儿疝气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及有关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对122例小儿疝气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其观察组在术中出血、术中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结论:腹腔镜行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创伤小、操作快、简单快捷,术后恢复需要时间短,并发症少,是我院外科在治疗小儿疝气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关键词】腹腔镜;小儿疝气;腹股沟;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4-0042-02小儿疝气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在胎儿早期发育过程中,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有助于睾丸下降进入阴囊或韧带固定,但是当小儿出生后,此鞘膜关闭不全,导致腹腔内容物进入腹膜鞘状突,形成“疝气”[l]o小儿疝气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是一种根治小儿疝气的安全、有效、彻底的治疗方式,也是唯一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追求手术完美是临床医生的梦想,要求手术创伤小,手术过程简便快捷,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笔者为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外科收治的小儿疝气122例,60例小儿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其中腹腔镜下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60例,称为观察组,男性52例,女性8例,小儿年龄在1〜6岁,平均年龄为(±)岁;单侧小儿疝气58例,双侧疝气2例。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62例,称为对照组,男性56例,女性6例,小儿年龄在5个月至7岁之间,平均年龄(±)岁;单侧小儿疝气55例,双侧疝气7例,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借助检查及体征可明确诊断“小儿疝气”,并确定手术治疗。对低于5岁的小儿进行术前禁食,排尽小便。所有观察组60例患儿进手术室后,平卧位姿势于手术床上,臀部稍微垫高。在小儿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皮下横行切口长约3mm,插入veross针,气腹压力为8〜12mmHg,〜。于左腹直肌外缘平脐位置插入分离钳,调整患儿体位。腹腔镜分离钳辅助定位,在内环腹壁投影上缘,直视下避开输精管、精索血管,把缝线留在腹腔内,退雪橇针。重新插入带线针缝合内外环外圈腹膜,然后缝合时留在腹膜腔内的双线套入环中,体外结扎两次,线结留于腹壁内,粘合切口,小儿双侧疝气者,给予同样的方法进行操作。手术后给予监测6小时内的生命体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