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张泉灵:转型投资年,我在想的三件事.doc

格式:doc   大小:307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张泉灵:转型投资年,我在想的三件事.doc

上传人:rita291961 2019/10/17 文件大小:3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张泉灵:转型投资年,我在想的三件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张泉灵:转型投资这一年,我在想的三件事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我花了很长时间去想。也许还是错的。错****惯了,我也没什么不好意思了。我不知道该怎么描述我这一年的生活。我焦虑,情绪起伏的剧烈程度,让我觉得自己提前进入了更年期。但是,我告别了吃了很多年的***,不失眠了。我从未这么努力学****过,包括高考之前。当我重新去看线性代数的时候,真心觉得对不起这一辈子的数学老师。可是,活了四十几岁,我之前所有的学****都是为了证明我聪明:我清楚地知道,当别人翻开大多话题,我都可以接上下茬,脸上浮现出得意表情。肤浅,却从未得到掩饰。自得了这么多年,现在学****和思考的结果,都只证明了我上个星期的想法是多么愚蠢。而且,毫无疑问,此时依然是愚蠢的。我努力去理解商业和技术进步的本质,那些光鲜时髦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我企图不落下任何大流量现象,我对自己说现象即规律:无论是层层弹幕的B站老司机,还是快手上的电钻吃玉米,我不在乎自己喜不喜欢。我结交了一群人工智能、医学、金融的博士,在他们讨论高维离散的lr+dnn,怎么应对过拟合,一个新的算法模型,对长期收益的夏普比率有什么样的提升的时候,我频频点头。但是,迄今为止,我投资回报最好的一个项目,却是我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投出的。真的,就是在去年我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唯一前面有一条路,傅盛说,互联网下半场了,不要简单投个app,看看这个创业项目到底提供什么价值,你自己会不会用,它有没有把一件事情的效率提高了。一年,回过头去看,我思考的无数问题,无非三个:怎么把流量变成钱;怎么把知识变成钱;怎么把数据变成钱。投资人没法装,我必须不断思考,并且搞清楚相应的变现逻辑。我想和大家分享下,我此时的理解。下周,它可能就是愚蠢的。欢迎拍砖,以缩短愚蠢反应周期。 ,是互联网的传统话题,甚至是所有传统媒体的传统维生方式。流量价值=人数*频次*时长*有效性人数和频次在有人口红利的时代是争夺的焦点,所以,有了那么多的免费应用,好像互联网公司都是活雷锋。所以,有了手机首页上不停的推送。它们长情地告白,点我吧,点我吧。而现在,所有争到了用户的应用,都在企图延长你的使用时长。一个天气软件为什么要给你推送新闻?一张报纸是怎么从4版增加到64版的?非常简单,要你停留的时间足够长,才能有机会让你看见广告,只有足够多的广告,你的免费使用才能变成钱。有效、有目的、有意识的使用,才能进一步提高流量的价值。有些应用,总会诱导你不小心点开,他虽然能获得点击,但是价值不大。有些应用,提供精准的服务和内容,看母婴内容的都有娃,这就是精准人群。为什么搜索天然值钱,因为你主动告诉他,你此刻要什么。所以,你搜个医院,百度就挣了100,有时还不止这个数。很多很多年以前,深圳有个夜总会叫扑通100,就是在那儿,消费高,扑通一下,100就没了(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was记者)。搜索就是扑通扑通扑通……在手机上,大家使用搜索的频率并不高,应用就提供智能推荐,比如已经100亿美元估值的今日头条就是这么做的:我猜你爱看什么,替你搜好,推荐给你。你说,你不喜欢?没关系,我总会越来越了解你。从投资人的角度,事情到这儿才刚刚开始。怎么变成钱?这才是重点。流量变广告是最简单的方法。最牛微信公众号的单篇广告已经叫到65万。我的个天啊!但是,从投资的角度,我不敢投任何以广告为主要营收的自媒体。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