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高血压宣传栏.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血压宣传栏.doc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19/10/17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血压宣传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血压宣传栏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专栏什么是高血压?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头痛、头晕、耳鸣、烦躁、心悸、眼花、肢体麻木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①家族史;②随着年龄的增大,血管逐渐老化,血压也逐渐上升;③性格忧郁,精神紧张,或性格急躁,容易激动;④食盐过量,高糖、高脂肪摄入过多,吸烟饮酒;⑤肥胖、缺乏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自我保健要点:●乐观向上:经常保持心情舒畅。不管遇到好事还是坏事,都要正确对待,不过分激动,也不过分抑郁。情绪稳定,心平气和,生活有规律,每日至少睡八小时,而且安排午睡时间。●注意合理营养:菜不太咸,少吃咸菜咸肉等腌制食品;限制食盐,每日最多不得超过五克。少吃肥肉、动物内脏等含脂肪高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含糖高的食物如甜点也要少吃;多吃含维生素和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保持正常体重,肥胖的人要减肥。●吸烟的要戒烟,喝酒的人要少喝酒。●多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适宜高血压病人的体育活动项目很多,如散步、打太极拳、游泳、做广播操、打羽毛球等,运动量和运动时间要根据个人的病情、年龄和体力等情况。●适当服用镇静剂及按医生规定坚持服用降血压药物。●如发现病人表现反常,即不要让其起床。应及时观察呼吸、脉搏及瞳孔,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专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阻塞,或在此基础上合并痉挛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阻塞,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缺氧的一种心脏病。【发病原因】   ,使冠状动脉狭窄、闭塞。   :如长期高盐、高脂肪饮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   、先天禀赋不足或肝肾亏虚。【情志调护】   保挣情绪稳定。七情内伤是诱发冠心病的因素。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遇事要冷静,学会自我调理,凡事量力而行,不要生气,不要发脾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忧郁、悲伤、焦虑或紧张、激动。【生活调护】   。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发作期以卧床休息为主,不宜活动。平时,根据病情适当运动,以不感劳累为度,有利于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的建立。     ,起居要规律,宜早睡早起,保证每天7至9小时,午睡半小时。   ,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冠心病患者不能用力排便,因用力排便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可诱发心绞痛或发生意外。【饮食调护】原则:低盐、低脂、低糖、多纤维素,戒烟限酒忌辛辣。控制总热量,控制脂肪与胆固醇的摄人,多吃蔬菜及高纤维膳食、新鲜水果,宜少量多餐。避免过饥过饱。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处方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缺乏或由于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多而造成的胰岛素相对不足,从而导致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病症。   糖尿病的症状   典型症状:“三多一少”,主要表现为小便多、饮食量多、饮水多及体重减轻。   不典型症状:视力模糊、皮肤瘙痒、神经性病变、肢体溃疡持久不愈等。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①遗传因素:有家族史者易患。   ②高热量饮食,如过多摄入糖类、脂肪类食品等。   ③缺乏体力活动及体育锻炼。   ④肥胖及体重超重。  ⑤胰岛素分泌不足。   自我保健要点 ①经常检查尿糖及血糖,能了解自己的血糖与症状之间的联系,调节掌握胰岛素剂量,能做必要的记录。    ②饮食以低糖为主,超体重者尚需低脂肪。多吃粗粮和含纤维的蔬菜,保持蛋白质营养。可常吃些南瓜、苦瓜。   ③戒烟限酒,保证睡眠。   ④经常参加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体育锻炼。   ⑤正确的医疗指导,不要轻易更换降糖药。   ⑥着鞋宽松、舒适,太窄的鞋易磨损足部皮肤。糖尿病的治疗: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长期规范治疗。饮食疗法: 1、避免肥胖,维持理想且合适的体重。 2、定时定量,每餐饮食按照计划份量进食,不可任意增减。 3、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 4、烹调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涮、烤、烧、炖、卤等方式。不可太咸,食盐摄入量6克以下为宜 5、饮食不可太咸,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6、烹调宜用植物性油脂。 7、配合长期性且适当的运动、药物、饮食的控制。 8、经常选用含纤维质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