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美学概论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6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学概论论文.doc

上传人:ttteee8 2019/10/17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学概论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民艺之美:1、 什么是皮影皮影戏也叫“皮影“、“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i边演唱,并配以咅乐。皮影、木偶、布袋戏,因为剧中人物均为演员所操纵,所以称傀儡戏。陕西民间也有一个传说,似乎说明了皮影的来历。据说西汉时,文帝刘恒的幼儿由一位宫女照看。一天太子器闹不止,聪明的宫女便用梧桐树叶剪***形,借着透进纱窗的阳光,一血用手舞动梧桐叶子,一-面口哼小曲,太子马上转哭为笑。在《汉武故事》中提到:洪武帝的夫人死后,武帝显常悲痛,有齐人少翁为夫人剪彩,以灯光映出,取悦于武渚、到北宋形成影戏,宋代《梦粱录》屮说”影戏分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盖已寓褒贬于其间者。“可见宋代皮影已可表现人物的品徳。因靠灯光映现人物造型,所以乂称“影子戏“。影人均以平面制作;最初以纸刻制,后改用骈皮了,因此又俗称“驴皮影“。据传,明代影戏由廿肃华亭传至河北琢州,称”涿州影”,再传至滦州;称”滦州影”,又至乐亭县,称”乐亭影“。清末,因影戏与义和团有关,被诬为“悬灯匪“,御令抄斩,故唐山一带的影戏班子多逃至东北,至今,辽宁皮影仍俗称“老唐影”。山于驴皮影以唐山一•带将中心,如今统称为冀东皮影了。中国皮影戏已约有一T年的历史。据说元代曾传到西亚,并远及欧洲。由丁•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彩和西北的牛皮影较著名。其中唐山皮影C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2、 杂技介绍:中国杂技,是深受广大群众热爱的一种艺术。它直接创口于广大人民的劳动与生活,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并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根据古籍中一些片断的文字记载和古代文物,如古墓中的浮雕、右刻、砖刻、生活器皿杂物上的装饰图案和丿山宇、石窟中的壁画等有关杂技表演的形象化的资料考证,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221年)已有了杂技的萌芽,至秦、汉代(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发展为弓(J抵〃、〃百戏〃,形成了完整的艺术形式,并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东汉大文学家张衡的《西京赋》就记载了〃扛鼎〃、〃缘竿〃、〃钻圈〃、〃跳丸剑〃、〃走索“、〃鱼龙变化〃、〃吞刀吐火〃、〃划地成川〃等许多精彩杂技、幻术节目,并有乐队伴奏。山此可见中国古代杂技的盛况。以后历代的典籍文物,对杂技有记述和描绘,戏法、口技、驯兽、马术等,品种繁多,节H积累、积累发展至数百个。杂技是最古老的表演艺术Z—。它主要包括蹬技、手技、顶技、踩技、口技、车技、武术、爬竿、走丝以及各种民间杂耍。通常还把各利|形式的马术、丹角表演、耍魔术、驯兽、戏法、哑剧等包括在内。近些年来的杂技已不是单纯的某种技巧的表现,而特别注亜艺术的综合处理,如服装、咅乐、灯光、道具等等。在舞台上的表演,尽可能地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同吋,在表演的技巧上尽量做出有些情节,有点冲突或在演员的表演上有奇异的特技,使观众得到更多的美感享受。杂技,许多国家都有,而中国的杂技艺术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现在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表演艺术。3、 中国结:在烟袋上装饰一个〃蝴蝶结〃,〃蝴"与〃福〃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