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6 求谏.ppt

格式:ppt   大小:1,452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6 求谏.ppt

上传人:dsjy2351 2019/10/18 文件大小:1.4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6 求谏.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六单元家国天下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中国历史上哪位君王的治国思想?“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 ”。“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贞观之治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通过学****课文,了解《贞观政要》的主要思想及进步意义。3、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4、能够把握文章所使用的论证方法。《贞观政要》写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皇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贞观政要》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政治目的而写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的珍视。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谏官“谏”字包含多重意蕴,而要义在“直言以劝正”。《说文解字》中说:“谏,证也。从言柬声。”所以,“谏”的基本内涵是,以正直之言启悟别人。谏官之“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给各类人提意见,而是针对君主,“谏朝政之得失”。故谏官就是指规谏君过之臣、劝谏天子过失之官。《孔子家语·子路初见》有“为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的名论;《白虎通·谏诤》论及朝廷职官时说,“设辅弼,置谏官”,谏官被看作是与左丞右相同等重要的帝王羽翼。唐太宗的“三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