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0/18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能否单独充当结构成分而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从词义的角度看,实词主要是表示词汇意义(实际意义,概念),虚词主要表示语法意义(表示概念之间的各种的各种语法关系和句子语气等)实词:名、动、形、数、量、代、副(后两者有的归为虚词)虚词:连、介、语、助、叹、(代、副)之一、代词(一)、,可以指人、事物处所等。(1)指人,主要是指代第三人称。可译为“他”、“他们”等。指代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用例很少。可译为“我”、“我们”、“你”等。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想要立他做太子。(2)指代物。可译为“它”,或仍用所代的名词。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鏃。视之,石也。《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中的石头,误以为是老虎就射它,射中石头,箭头进入石中。看看它,原来是石头。(3)指代事。可译为“这件事”、“这个问题”、“这个道理”等。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十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唐柳宗元《捕蛇者说》问他,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这差事上,我的父亲又死在这差事上,如今我接续干这个差事十二年了,几乎丧命有好多次。”小子识(zhi)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学生们记住这个道理:苛刻的政治比老虎更凶猛。(4)指代处所。可按前面表处所的词语酌情译出。请京,使居之,渭之京城大叔。《左传·隐公无年》姜氏请求京地,庄公让共叔段住在那里,人们称他京城大叔。(5)指代动作。“之”在否定句里作动词的宾语。一般要提到动词之前。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于·梁惠王上》七十岁的人穿绸缎吃肉,老百姓们不挨饿不受凉,做到这样还不能称王的,从来没有这种事。,当它带有宾语时,就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出这个动作,称为“使动用法”。求也退,故进之;仲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让他前进,仲由好胜过别人,所以让他谦退。君将哀而生之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您要怜悯我,让我活下去吗?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所以远方的如果不服从,就修礼乐使他们归附。,就活用作动词。(1)使动用法形容词用作使动,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如焉?”曰;“富之。”《论语·子路》冉有说:“人口已经多了,再办些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2)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就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手下的人认为盂尝君看不起冯援,就给他粗劣的食物吃。(具:饮食的东西。),如果带有宾语,就活用作动词。(1)用作一般的动词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黔之驴》驴怒不可止,就用蹄子踢它。(2)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的很少。(3)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燕昭王求士》于是昭王建造了房屋并以郭隗为师(把郭隗当做老师)。扁路过齐,齐恒公客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路过齐国,齐桓公把他当做客人来接待。,就是及物动词带有两个宾语,—个指人,一个指物。指人的是间接宾语,在前,指物的是直接宾语,在后。(1)作有“授与”意义的动词的间接宾语,常用的动词有“赐”、“于”、“遗(wei4)、“语(yu4)”、“告”、“教”、“授”等。公赐之食。《郑伯克段于鄢》庄公赐给他食物。公语之故,且告之悔。《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告诉他[什么]缘故,而且告诉他[自己后悔了。(2)作一般及物动词“为”等的间接宾语。不如早为之所,无使兹蔓。《郑伯克段于鄢》不如趁早儿安排他一个地方,不要让他滋长蔓延起来。“之”作兼语,既是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同时兼作后一个动词的主语。使之主事,而事治。(《孟子·万章上》让舜主持工作,事情办得很好。(二)作介词的宾语主要是作介词“为”、(wei4)‘与”的宾语。,为之诸制。《郑伯克段于鄢》等到庄公即位,替他请求制地。公与之乘。(《左传·庄公十年》庄各跟曹刿乘坐一辆战车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百姓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百姓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如此罢了。。(《史记·项羽本纪》我们这些人现在〔就要〕被他们俘虏了。(三),它后面的“之”就充当补语,含有一个介宾词组的意义,相当“焉”。可以表示人、事物等。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