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象山县“三农”工作难点及对策高二(2)班邵培丰陈青平蒋松浩杨璐璐石凌啸指导教师杨海敬“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三者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不能将这三个问题对立起来,必须综合地进行考虑。象山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较快,也是“三农”工作开展较早、较好的地区。为了更好地了解家乡“三农”工作的进程及成果,我们进行调查走访,同时发现了工作中出现的农民买难问题。为使调查有条不紊地进行,我小组展开以下几项工作:一、 确定调查方式。小纽决定采取问卷调查与走访两种方式。二、 确定调杏对象。既然是调杏“三农”问题,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农村。小组抽样选取了墙头镇方家忝村、新桥镇关头村、西周柴溪村、东陈乡旋潭一上周村和泗洲头镇大理村的村干部或村民作为问卷调查对象,方家忝、柴溪村、旋潭一上周村村委为走访对象,同时乂在象山统计局、乡(镇)政府中查找村政府中缺少的资料。力求做到调查対象的普遍性,及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三、 设计问卷,走访问题。。经过筛选,确定了6个小题。。小组先做了4张表格,若干个问题,根据采访过程的需要适当增删问题。四、 分配任务,进行实践。五、 整理调查结杲。完成上步骤示,我小组对调杏结果进行了分析:一、存在的卖难局面(主要指农作物,不包括水产等热销农产品)在走访过程屮,乡村政府无法统计出本村卖出粮食总量,被访三村皆是如此,这说明农民的粮食是自卖的,并不上报政府。但据政府人员反映,农民的大部分粮食是自给的,仅有少量供出售。,看图表(一):农民人均收入年份□柴溪■方家呑□旋潭一上周村图表(一)从图表可知,虽然各村白2000-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都有増长,但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收入的增长率总体上是呈下降趋势,特别是方家呑表现得特别明显。这就是说过低的粮食商品率是限制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收入水平的高低又玄接影响到农民家庭消费水平。我县的大部分人口还聚集在农村,要拉动经济的增长,必须拉动内需,也就必须重点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可这个要求正好与现实相反。买难问题的存在,使农民像小刖I板般漂摆于市场经济之上,难以应对入世的风潮。这不得不引起有责任感的象山民众的关注。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年份□柴溪■方家呑□旋潭一上周村图表(二)二、出现卖难问题的原因。卖难问题其实是东西卖不出去或是卖得太低廉,其根木原因是没有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即价值规律。调杳项目是否1、村内有无统一的粮食收购站(粮食是否统一收购)052、乡村政府是否给农民提供最新的农副产品价格悄况143、村内是否有乡镇企业(能作为农产品龙头企业的)144、村内是否有特色农产品415、政府是否帮助开拓县外市场146、政府是否安排农业科学培训工作14表格(一)农民自身有限的科学文化索质,直接导致他们对市场规律的认识有限,通讯手段的有限又直接导致他们了解的市场信息的不足和滞后。而大多数乡政府既不办农业科学培训来提高农民素质,乂不为农民提供最新农副产站价格情况,使得农民对帀场的觉悟不高,消息不灵,做出的决策往往带有盲目性和滞后性,这必然导致农业经济的波动和资源的浪费。柴溪村各年农业总收入□柴溪如图图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