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8.肾综合征出血热.ppt

格式:ppt   大小:2,773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8.肾综合征出血热.ppt

上传人:x11gw27s 2019/10/20 文件大小:2.7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8.肾综合征出血热.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肾综合征出血热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王正维(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HFRS)(hemorrhagicfever)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肾综合征出血(WHO),疫源地分布70多个国家,是世界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高发国家20世纪30年代初在中俄边境交界地区及纳维亚国家最早发现本例1932年Churilov最早对俄国发生的病例从临床上作了概述1934年芬兰、瑞典及挪威发生流行性肾病(NE)流行,其后在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及南斯拉夫先后发生NE流行1938年起进行全面综合性调查研究1940年Smorodintsev等证明本病由病毒所引起1951年朝鲜的美军等外国军队中流行本病。后延伸到南北朝鲜大部分地区1955年秋冬季,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及陕西秦岭北坡山区发生暴发流行1956年,我国将该病定为法定报告及重点防治传染病我国大陆31个省市中有28个省市有本病疫区台湾、香港证实有家鼠型EHF发生,在家鼠中查见带病毒鼠,表明亦存在本病疫区从1984年开始,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HFRS监测网络,,由大(L)、中(M)、小(S)三个片段组成:S基因编码核蛋白,是主要结构蛋白,感染后抗体出现早,可用于早期诊断M基因编码膜蛋白,其中含中和抗原和血凝抗原,诱生保护作用的中和抗体L基因编码RNA多聚酶HFRSV对外环境抵抗力不强,4~20℃相对稳定,不耐热、不耐酸,56℃30分钟和PH5·0以下可灭活,对紫外线、***、75%酒精、0·5%,汉坦病毒(Hantaanvirus)至少可分为13型,公认的有以下5型Ⅰ型汉滩病毒(Hantaanvirus,野鼠型)Ⅱ型汉城病毒(Seoulvirus,家鼠型)Ⅲ型普马拿病毒(Puumalavirus,棕背平型)Ⅳ型希望山病毒(Prospecthillvirus,田鼠型)Ⅴ型辛诺柏病毒(sinnombrevirus,鹿鼠型)临床症状:重轻Ⅰ型Ⅱ型Ⅲ(一)宿主动物与传染源国内外---170多种脊椎动物自然感染汉坦病毒。我国---53种动物携带本病毒。主要为啮齿类:如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褐家鼠其他动物如猫、狗、家兔等人不是主要传染源。(二)传播途径流行病学特点呼吸道传播病毒排泄物→污染尘埃→呼吸道消化道传播病毒排泄物→污染食物→口腔、胃肠道接触传播病毒排泄物→伤口;鼠咬伤垂直传播孕妇→胎盘→婴儿虫媒传播恙螨、(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人在感染2周后可产生中和抗体,从而获得免疫力。(四)流行特征——空间分布全球分布情况:(四)流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