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文档名称:

三伏贴PPT讲座.ppt

格式:ppt   大小:3,926KB   页数:5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伏贴PPT讲座.ppt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19/10/21 文件大小:3.8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伏贴PPT讲座.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炙天人相应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以《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为理论依据的一种治疗方法。哮喘、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病,多因正气虚弱,感受风寒而诱发,且好发于冬季,故称“冬病”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在人体腠理疏松开泄、荣卫通达、便于药物吸收的夏季,采用穴位敷贴、穴位注射、拔药罐综合疗法,扶助正气、驱除机体内伏寒邪,起到“缓治其本”、“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目的”,故称“夏治”。定义天灸,是古代冷灸法的一种,从广义上讲属于现在的“穴位敷贴疗法”即于人体体表穴位敷贴药物,通过药物、俞穴及经络的作用,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因其根据《内经》“春夏养阳”原则,特取每年初、中、末伏第一天进行治疗,又称三伏天天灸。起源天灸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疗法。最早记载可追溯到《五十二病方》。用芥子泥敷百会穴是局部红赤治疗蚖蛇咬伤的方法。《神农本草经》中有:“斑蝥,主恶疮,以其末和醋,涂布于痈疽上,少顷发泡脓出,旋即揭出。”《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八月朔日收取摩墨,点太阳穴止头痛,点膏肓穴治痨瘰,谓之天灸。”《普济方》中载有:“目赤肿痛,红眼起星,生移星草,捶烂如泥,贴内关穴,少顷发泡,揭去。”总之这种生鲜药物捣泥敷于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在古代十分盛行。其中《神农本草经》、《肘后备急方》、《针灸资生经》、《本草纲目》等均载有较多的验案。天灸一词首见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该书载有:“用旱莲草椎碎,置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简使穴)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谓之天疚,尚能愈症。”晚清外治名医吴师机在《理论骈文》中对天灸的论述最为详尽。吴氏以为内服汤药与外贴膏药有“殊途同归”之效,“风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取外治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他认为凡属内治汤剂,均可熬制成外用贴剂治疗同类疾病。特别是吴氏以为外用膏贴亦具补益之效,只是“须知外治者,气血流通既是补,不药补亦可。”显然这些精僻的论述对我们后世应用天灸疗法具有指导和启发意义。天灸的理论依据三伏天天灸疗法则是以冬病夏治为理论依据,利用三伏天天气炎热,在局部俞穴上敷以辛温发散之药,以达祛除寒邪,宣通经络,补益人体正气之功效。作用机理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人体过敏状态以及改善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使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有所提高;使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内分泌功能有所改善,从而提高了机体的抵抗力。穴位贴药通过刺激穴位和药物的吸收,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射性地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利于机体的康复。常用药物药物组成: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其比例为4∶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