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李白,字太白,公元701年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公元705年,李白五岁,开始读书,好剑术,喜任侠。公元705年,十五岁的李白已有诗赋多首,得到了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公元724年,李白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开始了“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公元726年,李白前往南方,后在湖北结识孟浩然,写下了《赠孟浩然》: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公元727年李白与前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公元731年,李白仕途无望,穷愁潦倒于长安,逐有隐居之意。后居于安陆,日以耕种、读书为生活。公元742年,经人推荐,唐玄宗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此间,李白奉诏作《官中行乐词》、《清平调》。但不久李白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三年后,李白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长安;后作《蜀道难》,寄寓功业难求之意。此时的李白虽离开了长安,但已名扬天下。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合称唐朝“三绝”;李白剑术仅位于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