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章自我认识教学目标: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学习决策方法,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规划,确定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及其对应的生活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了解自我,并了解自我特性与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关系,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使学生了解相关职业和行业,掌握搜集和管理职业信息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所处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和限制,能够在生涯决策和职业选择中充分利用资源。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使用测评工具、案例分析、分组调查、课堂讨论、完成作业。教学内容:第一节自我认识希腊哲学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虽然简短,却铿镕有力,听后令人振聋发馈。确实,在人生旅途中,面临重大抉择时,只有那些善于认识自我的人,才能准确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一、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景、社会比较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大学生自我概念(也称为自我形象)指一个人对自身的态度,包括认识成分、情感成分、品行成分。认识成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品质和特征的了解与认识;情感成分是指对自身品质的评价及相关联的自尊体验;品行成分是指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态度。二、自我探索的方法认识自我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将这些方法归纳为经验法和心理测验法两大类。(一)经验法经验法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或依据过去活动成果由他人或本人对自己进行主观的分析和评价。1、自我反省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则说道:“未经反省的生活是无价值的生活。”自我反省是一种应用简单、有效的自我探索的途径。只要有心,生活中每时每刻我们都能通过正在发生的事件,观察自己的行为、情绪和体验,并通过观察的积累总结自身的特长、兴趣和职业倾向。2、他人评价和我们长期共同生活的人,都可能对我们的性格、能力、兴趣等职业倾向有所了解。而且,相对自我反省,他人的反馈建议可能更为客观。3、班级、社团活动对于接触社会较少的大学生而言,由于很少有机会进入真实的职业领域,因此对职业自我的了解相对比较困难。但是,在大学里还是有很多实践活动比如班级、社团、社会实践等,为我们通过亲身体验认识自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会。(二)职业测评法职业测评是心理测验在职业心理测评上的具体运用。自我评估就是对自己作全面分析,通过自我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这是实施生涯规划的重要一步。通常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等。以下是几种自我评估的方法:橱窗分析法、(具体参考张在生的《职业生涯管理》一书)、自我测试法、计算机测试法。其中计算机测试法又可分为:(1)人格测试。常用的人格测试方法有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l)、卡特尔人格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等。(2)智力测试。常用的智力测试有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和瑞文推理量表、威斯曼人员分类测验(PCT)等。(3)、能力测验。其测验方法有明尼苏达办事员测验、简短雇佣测验(SET)等。(4)、职业倾向测验。测试目前有以下几种:爱丁堡职业倾向问卷、库德职业偏好记录、明尼苏达职业兴趣问卷表等。第二节职业发展与个人特点对于每个人而言,认识自我就需要进行自我探索,并通过自我探索形成统合的职业自我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职业发展的过程,同时就是职业自我概念形成的过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