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doc

格式:doc   大小:26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9/10/22 文件大小:2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课时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一(上)第40-41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1—6。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这是学生学习加、减法及其计算的开始,引导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并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分与合。在此之后,学生要学习加、减法的计算和解决加、减实际问题最基础的知识。教材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设置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实际情境的观察、理解,利用已有的“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的认识,引出加法算式,初步感受加法的含义。二是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联系具体情境,自主探索计算结果并逐步掌握。三是把解决问题与计算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不断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对5以内的加法计算不再陌生,比如用数数、数手指等方式计算出结果,可以说大多数学生都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出结果,但对加法意义的理解以及完整地表达图意还比较欠缺。因此,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用前面学到的10以内的数的分与合的知识来进行计算。教学目标:,通过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并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分与合的思想,并能正确地计算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问题,能简单说明自己思考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加法的意义,利用分与合计算得数是5的加法。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抽象归纳加法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引入。学生课前预习2,3,4,5的分与合,在充分理解分与合以后,教师出示2-5的分与合(不完整的格式)。(呈现后让学生自己先说一说,然后小组边交流边填空。)【设计说明:以5以内的分与合的复习导入,为下面计算5以内的加法计算作好准备。】二、认识加法的意义。(一)情景一——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步骤。。(PPT动画分步出示主题图)提问:从刚才的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表达: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教师板书这两句话)设疑:你能提一个问题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引导:把这三句话连起来就可以完整地表达这幅图的意思了,谁能连起来说一说?(自己先说一说,再全班交流。)。提问:到底有几个小朋友在浇花呢?追问:5是怎么得来的呢?(把你的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交流:(1)数出来的(2):3和2合成5,能列个算式吗?学生列式:3+2=5(教师板书:3+2=5)认识“加号”、书写、书空,学习写法。读法:板书“读作3加2等于5.”追问:“3”“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提炼: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就是要把原来的一部分小朋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