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临床输血学习要求1、全血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全血输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有哪些?2、为什么说全血不全?3、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红细胞制品有哪些?各自的适应证有哪些?4、血小板输注的适应证有哪些?5、新鲜冰冻血浆输注的适应证有哪些?6、冷沉淀中主要含有哪些成分?其输注适应证有哪些?7、何为大量输血?如何进行大量输血?8、肝移植中如何合理进行成分输血?9、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如何进行输血治疗?全血★我国则以200毫升为1单位。是指将人体一定量的血液采集入含有抗凝保存液的血袋中,不作任何加工的一种血液制品。全血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红细胞、血浆蛋白和部分稳定的凝血因子,其主要功能是载氧和维持渗透压。目前全血主要用于分离血液成分的原料,各种纯度高、疗效好的血液成分制品已基本取代全血的临床应用。第一节全血输注一、适应证临床需用全血的情况并不多见,应严格掌握全血输注的适应证:1、主要是同时需要补充红细胞和血容量的患者。如各种大量失血超过自身血量的30%,伴有休克症状的患者。2、全血置换,特别是新生儿溶血病,经过换血可去除胆红素、抗体及抗体致敏的红细胞。、心力衰竭的贫血患者、婴幼儿、老年人、慢性病体质虚弱者。。,以往输血或妊娠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的患者。。。、禁忌证1、全血不全血液保存主要是针对红细胞的特点而设计,在(4±2)℃下只对红细胞有保存作用,而对白细胞、血小板以及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毫无保存作用。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2、输注全血不良反应多全血中含有大量的血浆,对于血容量正常的患者输血量过大或过快可以发生急性肺水肿。全血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蛋白等含有多种复杂的血型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再次输血时,发生输血不良反应。3、保存血比新鲜血更安全梅毒螺旋体在(4±2)℃保存的血液中存活不超过48小时,疟原虫保存2周可部分灭活。输血目的不同,新鲜全血的含义也不一样。4、尽量减少白细胞输入尽量减少白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输入,是现代输血中的新观点。白细胞是血源性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物,全血中的白细胞尽管已经死亡,但残留的细胞膜任具有免疫原性,可以致命受血者。输血不良反应:CMVHIVHTLVFNHTRPTRTA-GVHD第二节红细胞输注1、目的补充红细胞,纠正贫血,改善组织供养。不同患者对氧的需求存在显著性的个体差异,血红蛋白浓度在决定是否输血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不是决定性的指标,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创伤程度、手术、预计出血量及速度、贫血的原因及严重程度、急缓、代偿能力等因素决定是否输注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