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ppt

格式:ppt   大小:796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ppt

上传人:wxnt86 2019/10/23 文件大小:7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9导线测量外业主要工作就是测角和测距一、水平角观测用于水平角观测的经纬仪(含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及全站仪的测角部分),在作业前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相关项目的检验,仪器经检验合格后才可用于导线测量的水平角观测。水平角观测时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当方向数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各测回间度盘和测微器应配置正确的初始位置。水平角观测过程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宜超过1格。四等以上的水平角观测,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时,宜在测回间重新整置气泡位置。水平角精密测量的方法和基本原则已经作过详细的讲述,在此仅针对导线水平角观测的一些特殊规定和要求进行介绍。117891012654321第二部分导线测量外业观测*/19(一)导线水平角观测规定和要求通常导线点上水平角观测多为2个方向,可采用左右角观测法。规程要求在总测回数中,以奇数测回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转折角,以偶数测回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右转折角。注意在观测右角时,仍应在左角的起始方向配置度盘位置。在全部测回观测值合格后,应将左右角分别取中数,按下式计算圆周角闭合差Δ:Δ=[左角]中+[右角]中-360°对于国家等级导线网,Δ应不超过下表所规定的限值。若Δ合限,则按下式计算测站平差后的左右角值:117891012654321(二)水平角观测限差超限时的处理方法当水平角超限时,应在原来的度盘位置上进行重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⑴2C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⑵下半测回归零差超限或零方向的2C较差超限,应重测该测回;⑶若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总方向数的1/3时,应重测该测回。当重测的测回数超过总测回数的1/3时,应重测该站。导线的水平角观测结束后,应按式计算导线(网)测角中误差式中:fβ—符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n--计算fβ时的测站数;N–符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个数。(三)进行水平角观测时应注意如下事项⑴要采取必要措施,保证仪器在观测过程中的稳定性。例如,安置仪器时应踩紧脚架,防止下沉和产生偏转。在土壤过于松软的地区观测,要在三脚架的三只脚尖地方打入木椿。在市区要防止柏油路面在夏天受热软化变形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测站上必须撑伞,最好要把整个脚架都遮住。在观测过程中,禁止旁人在三脚架附近走动。⑵防止温度对仪器结构的影响,在观测前半小时左右,仪器从箱中取出,让它和外界空气的温度相一致。在使用仪器过程中,必须轻拿轻放,防止震动和碰撞。⑶防止旁折光的影响,城市导线测量往往视线靠近热源而引起旁折光。例如:日光照射到的建筑物的墙面、树杆、电线杆、土堆,以及通风筒的出口处等等,当视线穿过河面或平行于河岸时,河面上空气密度与岸上空气密度不一样,也要引起旁折光。因此,在导线选点时应考虑远离引起旁折光的物体1米以外。为减少旁折光的影响,阴天观测比晴天要好。⑷在市区测角时,为克服行人和车辆等通视的障碍,水平角观测可在夜间进行。另外用升高经纬仪及觇牌的脚架,观测人员站在方凳上观测,使视线高于行人的高度,也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二、导线边的测量对于测距而言,目前通常采用测距仪或全站仪。导线边的测量宜采用中、短程红外测距仪。中、短程的划分,短程为3km以下;中程为3-15km。电磁波测距仪按标称精度分级,当测距长度为1km时,仪器精度分别为:I级:|mD|≤5mm;II级:5mm<|mD|≤10mm;III级:10mm<|mD|≤20mm。新《工程测量规范》对电磁波测距仪测距精度的等级分为:5毫米级和10毫米级两种。为了保证距离测量成果的精度,对所用的测距仪器应按有关测量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因为仪器任何部件效用的不正确或误差都会影响距离测量结果的精度。(一)电磁波测距仪及辅助工具的检校⑴对用于距离测量的测距仪或全站仪的测距部分,应按《中短程电磁波测距规程》要求进行全面检校;⑵测距使用的气象仪表,应送气象部门按有关规定检测;⑶当在高海拔地区使用空盒气压计时,宜送当地气象台(站)校准。(二)电磁波测距的外业实施要求进行测距作业,首先应选择经检定合格的测距仪和气象仪器,具体作业和测距成果的改正计算应依照规范和有关规定进行。测距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⑴测距时应在成像清晰和气象条件稳定时进行,雨、雪和大风等天气不宜作业,不宜顺光、逆光观测,严禁将测距仪对准太阳;⑵当反光镜背景方向有反射物时,应在反光镜后遮上黑布;⑶测距过程中,当视线被遮挡出现粗差时,应重新启动测量;⑷当观测数据超限时,应重测整个测回(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2-4次的过程)。当观测数据出现分群时,应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重新观测;⑸温度计宜采用通风干湿温度计,气压表宜采用高原型空盒气压计;⑹当测量四等及以上的边长时,应量取两端点的测边始末的气象数据,计算时应取平均值。测量温度时应量取空气温度,通风干湿温度计应悬挂在离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