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9
文档名称:

肛门疾病.ppt

格式:ppt   大小:20,963KB   页数:8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肛门疾病.ppt

上传人:君。好 2019/10/24 文件大小:20.4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肛门疾病.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肛门疾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朱晓强解剖生理位置关系:上下前后重要结构:肛柱analcolumns肛瓣analvalves肛窦analsinus齿状线dentateline 肛管内括约肌为肠壁环肌增厚而成,属不随意肌。直肠肛管肌肛管内括约肌肛管外括约肌准确定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长度亦各书描述不一。解剖学肛管:指齿状线至肛门缘。~。外科学肛管:指肛管直肠环至肛门缘。这段管状结构实际上是直肠柱区+解剖学肛管,~,~。肛肠外科疾病如痔、瘘等大多在这段区域内发生。解剖学肛管VS外科学肛管肛垫(Thomson1975)位于直肠、肛管结合处。为纤维肌性组织,即Treitz肌。Treitz肌呈网络状结构缠绕直肠静脉丛,构成一个支持性框架,将肛垫固定于内括约肌上。齿状线(dentateline)是直肠与肛管的交界线。胚胎期为内外胚层交界处。齿线上、下的血管、神经及淋巴来源都不同,是重要的解剖学标志。齿状线的重要意义齿线以下为皮肤,受阴部内神经支配,痛觉敏锐。齿线以上是粘膜,无疼痛感,受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齿线以上由直肠上、下动脉供应,齿线以下属肛管动脉供应。齿线以上是直肠上静脉丛通过直肠上静脉回流到门静脉,齿线以下为直肠下静脉丛通过肛管静脉回流至腔静脉。齿线以上的淋巴引流主要入腹主动脉旁或髂内淋巴结,齿线以下的淋巴引流主要入腹股沟淋巴结及髂外淋巴结。直肠肛管肌肛管内括约肌:肠壁环肌增厚而成,属不随意肌。肛管外括约肌:围绕肛管的环形横纹肌,属随意肌,分为皮下部、浅部和深部。深部为上环,附着于耻骨联合;浅部肌环为中环,附着于尾骨;皮下部为下环,与肛门皮下相连肛管直肠环由肛管内括约肌、直肠纵肌下部、肛管外括约肌深部和邻近的肛提肌共同组成。如完全切断,可引起大便失禁。肛管直肠血液供应动脉有四支:直肠上动脉(最主要的血供)直肠下动脉骶正中动脉肛管动脉两个静脉丛:直肠上静脉丛直肠下静脉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