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怀古咏史诗的鉴赏.ppt

格式:ppt   大小:73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怀古咏史诗的鉴赏.ppt

上传人:2072510724 2019/10/24 文件大小: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怀古咏史诗的鉴赏.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怀古咏史诗的鉴赏定义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一般以古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题的一类诗歌。特点后代诗人对尘封往事发思古之幽情。它常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诗人对社会历史的感触。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应该有“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长于议论精辟。解读要求(1)基础:明了诗人所咏的人和事(2)关键:把握诗人在吟咏古人时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感情。解读时应思考,对于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作者态度是什么?诗人对此事别出新意的见解表现在何处?(一)鉴赏方法:1、弄清触发的媒体:古迹、典故、人物等,即历史遗迹。2、弄清史实:对作品涉及到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学典故。3、体会意图:古迹或人物的遭遇与诗人经历有哪些相似或相关之处。4、领悟感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史实或人物表达怎样的感情。情感类型1)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士重来未可知。叠题乌江亭(王安石)有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乌江(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2)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注释]贾生: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宣室:汉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逐臣:被贬之臣。贾谊被贬后,汉文帝曾将他召还,问事于宣室。才调:才华气格。可怜:可惜,可叹。问鬼神: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文帝接见贾谊,“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这是一首著名的讽刺诗。诗的前两句,是欲抑故扬,汉文帝名为求贤,而无求贤之实。后两句以“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事实,鞭挞文帝不重视人才,感叹贾谊满腹才学却不被重用,只是为了满足文帝的好奇心。全诗显然寄寓着作者不能施展抱负的哀叹,感慨深沉。主要手法1)借古讽(伤)今(李商隐《贾生》)2)今昔对比(刘禹锡的《乌衣巷》、李白的《越中览古》)3)以景衬情(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4)用典(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议论(李商隐的《贾生》)6)侧面烘托(刘禹锡的《石头城》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等)举例汴河曲(李益)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汴河怀古(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注]①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②隋家:隋王朝。③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④不较多:差不多。(《汴河曲》第一句就是景物描写,曾经是隋朝宫殿的地方,现已经长满杨柳,着重表现的是昔盛今衰之情。《汴河怀古》以议论起笔,从通常所说“隋亡为此河”说开,认为隋炀帝南巡,仅就开通大运河而言,他的功劳不次于治水的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