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建国七十周年征文七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国七十周年征文七篇.docx

上传人:兂可取代 2019/10/24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国七十周年征文七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国七十周年征文七篇建国七十周年征文七篇【篇一】从安徽到上海打工已整整18年。每年一到腊月底,我们一家三口总要想方设法返乡过年,与留守家园的老人团聚。过年后又辞别故乡,再次回到打工的地方。安徽到上海,往返一趟将近1000公里。这段路程,如今不算啥,在过去那可真不容易。记得我们刚来上海那几年,是乘坐中巴车出门的。那些中巴车都是民营的,一辆车里挤了三四十人。在狭小的空间内,座位不够,就放置几条长板凳和数只小板凳,人挨人,头碰头。最难熬的是夏天,车里没有空调,整个车厢就像一个大蒸笼。这样的长途跋涉,遇到晴好天气倒还将就,若是碰上大雪封路、道路结冰,不折腾十几个小时,根本到不了目的地。那些车经常晚上发车,或者是凌晨三四点钟发车。为了能乘上车子,我们经常一两点钟就得起床。再往后几年,镇上有人购置了几辆大巴,开始合伙跑长途。大巴相比中巴,车况和性能都好了许多,安全性也有保障。一到春运,不少大巴老板们还从上海的旅游公司租赁大巴,聘请司机增加车辆。即使这样,仍难以满足乘客出行的需求。这些大巴车就在老家的小镇上驻点。每逢年后出门,我们的行李箱都塞得满满的。为了方便,多数时候我们会选择乘坐大巴出行。而年前返乡,我们则会选择乘坐火车。乘坐火车,又是另一番滋味。最早的时候,我们总是乘坐慢车(普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绿皮火车。慢车,就是大站小站站站停,有时还临时停车让道。就拿我们常走的上海到滁州的这段线路来说,约350公里,走走停停要花6个小时。慢尚且能忍,最难忍的是挤。为了能在节前赶回家与家人团聚,每一节车厢都挤满了乘客。车厢连接处、过道里站满了人,甚至连厕所里、椅背上都挤满了人。那时候,大家都是拼了命地挤上车,从车门挤不进去的,就从车窗往里爬。有的是一家子,这个刚挤进去,那个还没挤进去,火车就开动了。从1997年到2004年,中国铁路实行了好几次大面积提速。那时,也有快速、特快、直达列车可供选乘。由于绿皮火车票价低,大多数打工者出行还是选择乘坐慢车。随着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和2009年合武高铁、武广高铁相继通车,我国高铁飞速发展。飞驰穿梭在高铁线上的“和谐号”“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快如闪电,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极大地改善了人们乘坐的舒适度,也大大缩短了人们出行的时间。还拿上海到滁州来说,最快只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就能到家了。如今,那承载过我们太多回忆的绿皮火车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坐在宽敞、整洁的动车车厢里,人们有说有笑,心情轻松而愉悦,真是一种享受啊。回首过去,从摇晃颠簸的中巴,到风驰电掣的高铁,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我们是中国地面交通的参与者,也是见证人。我们见证了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这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科技创新带来的辉煌成就,它带来的是极大的便捷和舒适,真正给广大老百姓的出行带来了福音。【篇二】“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今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对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勉励大家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无论从艺还是治学,一个人要想抵达高远的境界,就必然离不开家与国的滋养。从历史到现实,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紧密相连。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可说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今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从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时代,无数先锋模范在国家前行的大势中寻找人生价值、标注成长坐标。亿万人民振奋精神、接续奋斗,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结在一起,投身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为家国情怀写下最生动的注脚。家是温馨的港湾,情感的归宿;千千万万个小家都好,国家和民族才能好。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也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所在。在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在“爸妈装的行李箱”中,在难改的口味与乡音中……人们感受家的温暖,体悟家的意义,真诚感叹“有家真好”。但不要忘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无论是《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德次序,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爱意延伸,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每个人孝亲敬长、安居乐业,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才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汇聚成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爱家不能小家子气,更不应局限于小情怀、小浪漫之中。不久前,公益短片《家国与边关》在全国上万家影院播出,感动了无数观众。在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最低气温达零下60摄氏度的伊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