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研究部署以后的培训任务,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市教委的要求,我们组织了小学教师培训需求调研组,于2012年3月13日---4月13日采用抽样法、座谈法、问卷法、网络联系法等调查方法,对前营中心小学、店头小学、大营段寨小学、商酒务龙泉寺小学、肖旗方旗小学、城关镇一小、城关镇三小、县试验三小等小学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调研的基本情况本次调研,我们根据省市培训文件要求,深入县城、乡镇和农村小学,采取分区、分层抽样方法,对小学的不同参训对象开展培训需求调研。调研期间共组织召开座谈会6场,(前营中心、大营段寨、商酒务龙泉寺肖旗方旗、城关镇一小、城关镇三小六所小学教师座谈会各一场。)参加座谈的教师96人,男28人,女68人,学历达标,骨干教师;发放调研问卷96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其中:语文教师25份、数学教师62份、英语6份。在提交问卷的96名培训对象中,教龄在15年以上的有66人,这些人基本上都全程参加了我县组织的前几轮继续教育,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沿革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们的态度和建议有利于对培训工作的全面审视和规划;县城小学教师42名,乡镇和农村小学教师44名,不同地区培训对象人数基本持平。校长4人,教务主任6人,一线教师86人,他们的意见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适性。二、对调研问卷的数据分析在对以前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总体评价中,对过去培训的授课教师的态度,有71人选择的是“满意”或“比较满意”,25人认为“一般”,说明大家对过去培训的授课教师是基本认可的,。但培训的满意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培训内容上,老师们觉得对自己最有帮助的是“语文”专题和“班主任”专题的学习,占52%;其次是“数学”专题,占28%;再次是“骨干教师”和“英语”专题,各占10%;。由此可见,老师们对那些与课堂教学直接关联的,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操作性相对较强的培训内容较为感兴趣,同时,对未能开展的专题仍抱有一定的期待。在培训模式上,认为效果最好的教学形式选项中,“教学观摩与实践”以微弱优势排在首位,占35%,“案例分析”和“专题讲座”的教学形式分别以29%和22%紧随其后,“教学论坛”、为10%,“远程培训”仅为4%。大家对不同培训模式认识的分化,说明目前尚无一种模式能够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各种模式的优点和不足同样是突出的。从排在前三位的情况来看,教学观摩与实践、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可能大家认为更有利于各种模式的扬长避短,因而大家更乐于接受。在培训的有效途径上,大家认为最有效的是“名师引领”和“观摩教学”,分别占36%和35%,“上研究课”占19%,选择“课题研究”的占10%。在培训的组织形式上,大家认为最有效的是“分年纪分学科的集中培训”,占40%,“个别指导”,和“校本培训”分别占26%和24%,选择“集中培训”的仅占10%.在培训时间安排上,有70%的人希望在“放假前后”组织培训,26%的人愿意在“平日”接受培训,愿意在“双休日”和“假期”接受培训的仅各占2%。这样的数据说明老师们一方面工作负担和家庭负担较重,仅有的休息时间(尤其是双休日)需要休息调整或用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