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叩响“城乡统筹”大门 重庆试验区问计于民..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叩响“城乡统筹”大门 重庆试验区问计于民..doc

上传人:q1188830 2019/10/25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叩响“城乡统筹”大门 重庆试验区问计于民..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叩响“城乡统筹”大门重庆试验区问计于民    6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宣布经国务院同意,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3100多万人口中,农村居民占8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为4∶1。从某种意义上说,重庆就是中国的缩影。 6月15日,重庆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问计寻策活动”。当日,市委书记汪洋、市长王鸿举联名通过互联网发布公开信,期望海内外人士通过网上留言、邮件或信件的方式献计献策。一、从“不问政治”到踊跃建言●作为一位从事机电设计的专家,王洳新甚至很少看新闻。这次却写下了平生第一篇关于“政治”的文稿年届50的王洳新怎么也没有想到,大半辈子“不问政治”的他开始议政建言了。6月16日,他给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市长王鸿举发出了这辈子第一篇关于“政治”的文稿,给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言。这一天,距重庆市公开发布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消息已有几天时间。作为一位从事机电设计的专家,由于工作和兴趣的原因,王洳新从不问政治,甚至很少看新闻。6月16日,他无意中浏览了一下网上的新闻,“重庆书记市长问计全球网友”跃入眼帘,点开一看,才知道自己的家乡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了! “当时只觉得心里一震,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和自豪感油然而生。”王洳新说。和王洳新不一样,更多的山城市民早在奔走相告、击掌相庆了。许多市民在发出短信告诉亲朋好友之后,发现这些短信又纷纷回到了自己的手机里。在各大网站的聊天室中,“重庆人的幸福生活开始了”,“重庆房价可能会涨”等帖子屡见不鲜。一位名叫“三峡传人”的网友说,9日下午下班回到家上网时,得知重庆已被批准为“新特区”,原本打算今年下半年辞职去上海打工,现已准备调整自己的计划,留在“新特区”发展。网友“糊里糊涂”说,大学毕业后,女朋友就去了广州,自己也在考虑过去。可就在10日早上,他已经与女朋友商量,要把家安在重庆,享受“新特区”带来的成果。一直在谋划此事的重庆市领导层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毕竟它意味着站在新起点上的重庆有了下一步加快发展的战略支点与平台。 9日上午,汪洋第一个向恰好来采访他的人民日报记者透露了这个消息,笑容始终洋溢在他脸上。从8日下午收到发改委的文件后,他就一直处在兴奋中。当晚在和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通电话时,他说:“我们一起携手行动吧!”深思熟虑的汪洋列举了试验区的重大意义:统筹城乡是继移民之后的又一个世界级难题,解决好了,对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有重大意义;第一次在中西部地区设立改革试验区,标志着国家改革发展布局发生重大变化,也表明中西部有了承担改革成本的能力……与山城相映照的是飘红的股市。在试验区消息公布后,11日、12日沪深两市几乎所有涉及重庆和成都概念的股票开始发力,大面积飘红。二、“自带干粮闹革命”●鼓励试验区在一些重点领域大胆创新,探索实践杨庆育——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这位直接参与申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官员,这时候却出奇地冷静:无论是中央“放权”还是“让利”,重庆的改革试验都不应束缚于此,而应综合考虑城乡实际,进行制度、体制上的设计与创新。其实,中央对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采取的就是“三不”:一分钱不给,一个项目没有,一条财税优惠政策没有。重庆市在一开始调研筹划试验区时,就明确提出“自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