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0
文档名称:

《管理类》从优秀到卓越.doc.doc

格式:doc   页数:2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管理类》从优秀到卓越.doc.doc

上传人:zbggqyk171 2016/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管理类》从优秀到卓越.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优秀到卓越[美]吉姆·柯林斯著俞利军译本书献给大猩猩我爱你们,我爱你们每一个鸣谢前言第一章优秀是卓越的大敌第二章第5级经理人第三章先人后事第四章直面残酷的现实(但决不失去信念)第五章刺猬理念(三环内部的简化)第六章训练有素的文化第七章技术加速器第八章飞轮和厄运之轮第九章从《从优秀到卓越》到《基业长青》,我来到位于科罗拉多博尔德的埃尔多拉多-斯普林斯峡谷。这个峡谷就在我家南面。我沿着一条陡峭多石的山间小路登上山顶,在我最喜爱的一个休息地驻足。远方腹地依然是一派银妆素裹的景象。正在那时,一个奇怪的问题突然闪现在我脑海中:要出多少钱才能让我放弃出版《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呢?这个问题的确很有趣,因为此前我已花了5年时间用于调研和撰写本书。不是说给多少钱我都会不为所动,而是当我的思绪跨越上亿美元的门槛后,已经到了我该沿原路返回的时候了。不过,即使有那么多的钱也不能令我放弃这个项目。本来就乐于传道授业的我,无法想像如果不能把自己的知识与全世界的好学之士一同分享会是怎样。而本书也正是在这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鼓舞下才得以问世。在度过几个月僧侣式的隐居生活后,我很乐意得到人们的反馈,了解本书哪些部分能给他们带来益处,哪些不能。我希望大家能从本书中获益,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大到公司事务、社会事业,小到生活琐事的处理之中。吉姆·柯林斯jimcollins@“令死神望而却步的,是永无止境的好奇心。”—贝里尔·马卡姆《乘夜向西》优秀是卓越的大敌。这就是为什么鲜有优秀者实现卓越的主要原因。我们没有卓越的学校,主要是因为我们有优秀的学校。我们没有卓越的政府,大抵是因为我们有优秀的政府。很少有人能过上美满的生活,基本原因是过上好生活很容易。绝大多数公司始终未能成为卓越的公司,全是因为它们绝大多数都是优秀的公司—而这正是它们的主要问题。1996年,这一想法在我头脑中已经变得相当清晰明确。当时,我正与思想界的一群领袖一道进餐,讨论组织业绩问题。麦肯锡公司旧金山办事处的总经理比尔·米汉探过身来,漫不经心地向我吐露:“喂,吉姆,我们都很喜欢《基业长青》这本书。你和另一位作者在调研和著书方面都干得非常出色。但遗憾的是,这本书毫无用处。”我很好奇,请他解释一下。“你所写的大部分公司自始至终都非常卓越,”他说,“它们不必将自己从优秀公司变为卓越公司。这些公司有像大卫·帕卡德和乔治·默克那样的创始人,从一开始就塑造了公司的卓越气质。但是大多数公司都是中途觉醒,发现自己只是优秀公司而非卓越公司。它们该怎么办呢?”回想当时的情景,我感到米汉作出“毫无用处”的评价的确有些夸张,但他的观察是正确的—大部分真正卓越的公司由始至终都是卓越的。而大多数公司却一如既往始终未能成为卓越公司。米汉的评价的确是千金难买。他的那个问题犹如播下的一粒种子成长为这本书的根基,那就是:“优秀公司能否转变为卓越公司,如果可以,怎样才能做到?”或者换句话说,“安于现状”的顽疾是否真的无药可治?在5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优秀公司变为卓越公司的案例确实存在,而且我们已经掌握了促成这种转变的潜在因素。受到米汉的启发,我和我的研究小组开始了一项历时5年的研究工作,力图探索从优秀公司成长为卓越公司的内在机制。。实际上,我们找出了一些公司,它们实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并至少将这一业绩保持15年之久。另外,我们还精选出一批未能实现这一跨越或实现了跨越但不能持之以恒的公司作为对照公司。然后将这些公司进行对比,发掘出其中最根本、最显著的有效因素。所有最终入选实现从优秀到卓越跨越的公司都拥有非同寻常的骄人业绩。在它们实现跨越的15年里,公司的平均累积股票收益率是大盘股指(thegeneralmarket)。举个例子,通用电气(20世纪末公认的拥有最杰出领导的美国公司)在1985年至2000年这15年间,。再比如,如果你在1965年向这些实现跨越的公司中的一家共同基金投资1美元,并以市场平均价格持股一直到跨越点,同时也向市场上一般的股票基金投资1美元,那么到2000年1月1日,前者将增长471倍,与之相比,后者只增长56倍。。这些都是令人瞩目的数字,要知道这些都是由曾经默默无闻的公司所创造出来的。沃尔格林公司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40多年来,沃尔格林一直是一个业绩平平的普通公司,其业绩接近大盘指数基金。然而在1975年,沃尔格林的股票突然开始一路攀升,并一直保持强劲的势头。从1975年12月31日至2000年1月1日,向沃尔格林投资1美元,收益几乎是投资科技巨星英特尔公司所得的2倍,通用电气的5倍,可口可乐的8倍,大盘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