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党代会工作报告标题.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党代会工作报告标题.docx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9/10/28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党代会工作报告标题.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党代会工作报告标题【篇一:镇党代会工作报告(正稿)】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为实现xx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2011年3月18在中共xx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於旌方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中共xx镇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我镇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五年工作目标任务、主要措施和2011年工作安排,选举产生中共xx镇第十四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组织动员全镇各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更大的跨越而努力奋斗。一、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镇党委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建设,齐心协力促和谐,圆满完成了镇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主要表现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08亿元,“十一五”%,工业总产值103亿元,年均增长2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40元,年均增长13%。——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十一五”期间,我镇大力发展工业经济,高度重视园区建设,积极构筑招商平台。几年来,我镇筹措资金8000多万元,完善配套了园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面积由“十一五”,建成区基本达到了“六通一平”的标准。现有入园企业45家,其中已建成40家,在建5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镇经济格局已初步呈现出三大块状:一是仪表、光电缆产业;二是石油管材产业;三是工程塑料产业。“十一五”期间,我镇先后被省政府认定为安徽省“产业集群专业镇”、“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科技创新示范镇”和“扩权强镇”试点镇。民营企业的快速崛起,为我镇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十一五”期间我镇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文件精神,落实一系列惠农政策,立足自身特点,抓特色,调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经济正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畜牧渔业继续稳步发展,农业丰产丰收,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基础设施状况显著改善。“十一五”期间,我镇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重点,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机电站更新改造、渠道整修和渠道建筑物配套工程。我镇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新扩建排涝站3座、、挖潜改造当家塘40余面,改重建各类涵、闸、桥140余座,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全镇农田排灌能力,较好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滁州百亿粮仓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集镇建设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我镇大力实施“东连西移”、“南扩北建”发展战略,将集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缩点扩面”,将集镇周边村纳入集镇总体规划范围,扩大集镇规模,提升集聚效应。全力推进镇新区和第三条街建设进程,农民步行街、行政服务中心、农民安臵小区等一批重点工程正在快速有序的实施之中。集镇规模不断扩大,已达到了8平方公里。5年来,我镇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对集镇主要街道进行绿化、美化、亮化、硬化,提高了集镇品位。在加快xx镇区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兼顾安乐、高庙、龙岗和乔田等社区的发展,做到集镇建设不因撤乡而萧条,人气指数不因并镇而降低,先后投入600多万元对安乐社区主干道进行了改建,新建了高庙社区南街道。集镇面貌大大改善,对外形象显著提升,集镇的示范效应和集聚功能大大增强。近年来,我镇先后被评为天长市、滁州市文明乡镇。——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十一五”期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坚持规划先行,大力加强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镇新农村建设由点到面全面推开,涌现了桑园、铜北、沿湖、余庄等新农村建设亮点。几年来,新进中心村建房农户达两千多户,中心村集聚效应逐步凸显。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形成了以芡实产业为主的二十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