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一、《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与《劳动合同法》的关系?1、区别:?《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程序法,并不直接规定主体的实体权利,而是规定了被法律认同的执行程序;《劳动合同法》为实体法,具体并直接规定了主体的权利义务。?2、联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对程序有严格的规定,只有当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依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执行,主体的权利义务得以保障,使得《劳动合同法》中的实体权利得到实现,最终程序保障了实体的公正。?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明确劳动争议处理范围?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劳动争议。?三、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调解?1、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二)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2、劳动争议调解程序?◆劳动争议调解的申请和受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二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申请调解是启动调解程序的第一步。申请调解是自愿的。收到当事人的申请后,经过审查,决定接受申请,启动调解的行为。?◆调解结果?一是达成调解协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四条第一、二款规定,“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二是未达成调解协议书。《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