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7
文档名称:

根子洲大桥设计(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065KB   页数:7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根子洲大桥设计(论文).doc

上传人:ttteee8 2019/10/29 文件大小:2.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根子洲大桥设计(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科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交通学院设计题目:根子洲大桥设计*绪论 3*基本资料 、地质 5*方案比选 8*上部结构尺寸拟定及内力计算 8(1)桥梁总跨径的确定 8(1)桥梁分孔 8(1)梁高 9(1)桥面标咼的确定 9(1)桥而宽度 9(1)箱形截面细部尺寸 1043 主梁内力计算 12恒载内力计算 12活载内力计算 14内力组合及内力包络图. 15*预应力钢筋计算及布置 25(1)横截面布置 26(1)立面及平面布置 预应力锚具的选择 非预应力钢筋的布置 28*桥面板计算 单向板的计算 悬臂板内力计算 . 箱梁顶板正弯矩配筋计算. 33*主梁截面特性 34*预应力损失及有效预应力的计算 38(1)预应力筋与管道壁间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CJlx) 38(1)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S) 39(1)钢筋与台座间的温差引起的应力损失5丿 39(1)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5丿 39(1)钢筋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05丿 41(1)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损失(弔6) 44*截面验算 45(1)跨中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45(1)支座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46(1)屮间支点处截面 47(1)梁端支点处截面 4893 应力计算 . 49(2)持久状况的正应力验算. 51*桥墩计算 56永久荷载 56可变荷载 60*施工方案设计 69施工进度计划 70拟投入的技术工人和辅助作业人员 71*结论 72致谢 72参考文献 731绪论1・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概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以结构受力性能好、变形小、伸缩缝少、行车平顺舒适、造型简洁美观、养护工程量小、抗震能力强等而成为最富有竞争力的主要桥型之一。由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不少缺点:如过早地出现裂缝,使其不能有效地采用高强度材料,结构自重必然大,从而使其跨越能力差,并且使得材料利用率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运而生,所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就是在结构承担荷载之前,预先对混凝土施加压力。这样就可以抵消外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产牛的拉应力。自从预应力结构产牛之后,很多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被预应力结构所代替。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是在二战前后发展起来的,当时西欧很多国家在战后缺钢的情况下,为节省钢材,各国开始竞相采用预应力结构代替部分的钢结构以尽快修复战争带来的创伤。50年代,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跨径开始突破了100米,到80年代则达到440米。虽然跨径太大时并不总是用预应力结构比其它结构好,但是,在实际工程中,跨径小于400米时,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常常为优胜方案。我国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起步晚,但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现在,我国已经有了简支梁、带较或带挂梁的T构、连续梁、桁架拱、桁架梁和斜拉桥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虽然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还不到80年。但是,在桥梁结构中,随预应力理论的不断成熟和实践的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的运用将越来越广泛。连续梁和悬臂梁作比较:在恒载作用下,连续梁在支点处有负弯矩,由于负弯矩的卸载作用,跨屮正弯矩显著减小,其弯矩与同跨悬臂梁相差不大;但是,在活载作用下,因主梁连续产生支点负弯矩对跨中正弯矩仍有卸载作用,其弯矩分布优于悬臂梁。虽然连续梁有很多优点,但是刚开始它并不是预应力结构体系中的佼佼者,因为限于当时施工主要采用满堂支架法,采用连续梁费工费时。到后来,由于悬臂施工方法的应用,连续梁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有了飞速的发展。60年代初期在中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屮,应用了逐跨架设法与顶推法;在较大跨连续梁屮,则应用更完善的悬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