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调研报告2015年调研报告大全.doc.doc

格式:doc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调研报告2015年调研报告大全.doc.doc

上传人:sbuufeh058 2016/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调研报告2015年调研报告大全.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调研报告2015年调研报告大全经过18年的快速发展,通过持续不断地调整结构、坚持不懈地改善环境,与时俱进地创新体制,积极而艰难地拓展空间,新站区建设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新站区在XX市工业立市战略指引下,抢抓全球fpd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加速向大陆转移的重大机遇,成功引进京东方六代线、鑫昊pdp、彩虹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蓝光led产业化、海润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彩虹光伏玻璃等项目,在全国率先打造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平板显示为代表的泛半导体产业格局。2010年1-11月份,,同比增长217%,工业性投资总量、增速均居全市第一,已经成为XX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为XX市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加快安徽奋力崛起的自身需求,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明确把合肥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列为皖江城市带高技术产业基地(集群)建设重点之首。2010年9月,安徽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将XX市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奋斗目标,XX市委、。新站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光荣而艰巨的挑战。规划建设好安徽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打造国家级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对于提升XX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发挥“合肥核”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合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合肥由大城市向区域性特大城市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随着区域发展扩容、社会事务大量增加,发展定位由单一经济性工业区向综合性城市形态转变,原有的管理体制、机制已经不再适应新站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对新站区管理体制机制进行再一次的创新,使其既保持原来的体制机制优势,又符合当前所面临的发展状况,是我们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可以说,对新站区的管理体制创新问题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一章新站区管理体制机制的现状一、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的沿革与发展(一)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的发展历程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起始于合肥新火车站重点工程建设,其前身是合肥新火车站工程建设区。合肥新客站早在1978年就纳入XX市总体规划中,1982年国务院批准了XX市的总体规划。1989年10月10日,铁道部下达《关于变更合肥站址方案的批复》,。1992年,省、市开始启动建设合肥新火车站。XX市委、市政府组建一班人马,划征一块土地,赋予优惠政策,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以地生财,综合开发,增值回收,滚动发展,以自筹资金为主建设国家重点工程。1992年,合肥新火车站工程建设指挥部(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管委会前身)正式成立。1995年4月安徽省政府批准设立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享受市级经济管理权限。1996年2月,国家建设部批准将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列为全国首家城市综合开发试点区。新站区发展之初,坚持“以地生财、滚动发展”策略,重点发展以房地产业和商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1997年底新火车站建成通车,新站区利用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沿站前路、一环路、胜利路和站西路构筑出“井”字形的商业框架布局。1998年,新站区内建成安徽大市场等专业各类市场8家,形成以“三线”带“三区”的商贸格局:即在胜利路北线段建设和完善站前商品零售服务区;沿一环线两侧大力发展各类中型专业批发市场,集中形成专业批发市场区;在铜陵路及二环路沿线发展综合性批发市场及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区。2001年,新站区继续“商贸兴区”战略,明确树立“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商贸”的指导思想,以专业市场为特色,通过引进、合作、自主开发等方式构筑起现代化商贸区的支撑体系。香港地区的信地置业、元一集团和宝文置业等一批实力雄厚的经济实体相继驻区投资建设。同年,胜利广场建成。2003年3月,XX区七里塘镇(现为七里塘街道)划归新站区托管,辖区面积增至34平方公里。2004年,新站区开展“二次创业”,全面实施“一个转移,两个转变”战略,全区的工作重心“由站南的建成区向站北的建设区转移,逐步实现经济结构由房地产业为主向以现代商贸业、现代物流业和加工制造业为主转变,财政收入由土地收益为主向工商税收为主转变”。确立了“物流立区、商贸兴区、工业强区”三大战略,以专业市场为主格局的“商圈经济”业已成为试验区的品牌和特色。先后打造了XX市“商圈经济”发展的“三大之最”,即:安徽第一家“shopmall”——元一时代广场、安徽服饰第一街——站前路轻纺服装专业市场、XX市第一家按五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