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创建绿色学校培育绿色文明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周顺彬******@13710655313**********七年来取得的显著环境教育成效1、自1999年表彰了第一批142所绿色学校(幼儿园)后,至今已评出了四批共621所绿色学校(幼儿园)。其中有41所绿色学校受到教育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表彰。2、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环保局派员组成“创建绿色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形成一套评估标准,使环境教育工作已日趋规范性、理念性,在全国位居前列。3、通过“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使我省师生环境意识提高、环境法律法规观念加强,德育效果可喜。“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性1、利于从身边事开始,从不同的层面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强化环境伦理道德观。2、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让全社会重视环境问题,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3、利于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落到实处,使学生们正确认识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4、在开展“创绿”活动过程中,把环境教育与社区文化、社区活动、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产生一定环境教育的社会效应。5、广州、东莞、中山等市的教育部门在环境教育中已充当主导作用并与当地环保部门密切配合,使整个地区的活动有计划、有目标、扎实全面地开展,令环境教育的效果更加显著。“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涌现的先进事例☆陆丰市林启恩中学的学生,主动向市政府反映学校附近垃圾污染环境的现象,并提出了改进的合理化建议:学生的行动引起了市政府的重视,并根据学生的建议对垃圾场进行了改造。☆广州市89中学的学生课外调查活动,写出了一批很有新意的科学小论文。像《长寿村水资源调查与环境保护》等文章,还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海珠区邓世昌纪念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结合环境科研,制定了学校环境教育特色的三年科研计划,现已结题。通过实施计划,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科研能力,他们的课题“空气污染对蔬菜生长的影响”通过科学小实验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同时又把这一成果转化成学生的环境意识,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追求,这样的教育良性循环,使整个学校面貌改观,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学校的声誉也越来越好。☆通过对幼儿的环境教育,再由幼儿对家长进行教育,这是许多绿色幼儿园都乐于进行的活动,“劝爸爸戒烟”这一活动就是最好的体现。一、更新教育观念,培育绿色文明意识我们的认识和行动绿色文明意识主要包括持续发展意识、资源价值观、人均意识、环境伦理意识和参与意识。☆持续发展意识着眼于人的基本需要,它使我们认识到不但要为当代人的需要和福利寻求发展,也要为子孙后代的幸福而保护环境,促进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选择;资源价值观可以使我们认识到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它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功效,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的一种自然财富,它不仅具有物质性价值,更具有生态性价值。☆人均意识可以使我们认识到中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种类繁多,总量丰富,属资源大国,但我国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量相当低,不但低于发达,属资源小国,这就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环境伦理意识可以使我们了解对待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规划准则,帮助学生树立真、善、美的观念。☆参与意识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得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形成保护环境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何引导师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绿色文明意识,培养学生对环境负责的精神?第一,学校通过校内外的各种环境教育培训和自学等学习活动,不仅可以使教师正确认识环境问题,而且也可以使教师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为言传身教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观念基础。长湴小学案例:首先是校内定期培训,每月一次请有关专家到学校为教师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培训或学校自行组织教师进行有关学习,提高全体教师环境教育的理论素质;其次是参加各级环境教育培训和外出学习参观,学校积极组织校长、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和区组织的环境教育培训班和参观学习。通过多种渠道,提高了领导和教师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教育水平,为学校的绿色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地球明天的主人,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教育内容,培育学生的绿色文明意识,使学生了解到当今世界存在的十大环境问题:人口剧增、土地流失、耕地减少、温室效应、森林资源减少、生物特种加剧灭绝、生态失衡、化学污染、大气污染、臭氧空洞等,这些问题任其发展,不仅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还会殃及明天、子孙后代和全球,而且环境一旦破坏,则很难恢复,从而培养学生的绿色文明意识,形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