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网络公开课,我们何去何从?给水1101班制作:耿成成郭晨顾家其主讲:陆流楠你知道哈佛的幸福课吗?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 本-沙哈尔坚定的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网络公开课理念最早来自耶鲁、哈佛、麻省理工等国外名校发起的网上课堂,协议,无偿提供名校课堂实录,以飨全世界求知者。?2011年4月份开始,当人们点击网上视频的“公开课”内容,就可以观看和聆听到来自复旦大学的讲座内容。来自哈佛、耶鲁、牛津、斯坦佛、普林斯顿等国外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已风靡全国,?在国外的公开课视频中,囊括了天文地理、音乐艺术、经济管理、文史哲、心理学等多个科目的课程,可以说是一应俱全。其中人生哲学、心理学、经济管理等专业的课程最受欢迎,如非常受欢迎的人生哲理课程《幸福课》累计点击量已达5000万人次。中国的网络公开课?2010年11月1日,网易正式推出“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成为国内首家推出名校公开课的门户网站。2011年1月18日,网易宣布加入国际开放课件联盟(OCWC),成为其在中国的唯一企业联盟成员。?2011年4月,复旦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分别推出各自的“网络公开课”,成为国内首批推出网络公开课的高校。随后,清华、北大等多所高校纷纷设置网络公开课。?2011年11月,由中大学建设的首批20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正式上线,免费向公众开放,其中,有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六大名著导读》、《王阳明心学》、《千古名月》,也有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解读科技热点问题的课程,如《古希腊文明的兴衰》、《航空航天概论》等。?2011年11月9日,首批“中台向公众免费开放。公开教育资源,从政府部门的角度看,既是高校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促进我国高校改革发展的契机,以此推进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我国高校公开课上线近数个月以来,网民评价各异、褒贬不一,相较于国外公开课的高人气,此种现象值得我们思考。网络公开课并非国外才有,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便推出了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计划,后开在官方网站公布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但在公开课的传播效果上,中国高校与国外高校却出现了水火两重天的景象。已经在网易上线半年之久的复旦大学讲座《执拗的低音》仅有20几条网络回帖,与国外公开课两万多得回帖相比,略显尴尬。首先,对主讲教师的要求有所不同。要求团队建设,一般要求有三位主讲教师,申报过程中需要提交三位主讲教师的录像。因此,在申报过程中,靠教师的单打独斗是很难获批的。而西方的网络公开课,基本上要依靠单个主讲教师的个人魅力。 其次,开课的目的、建设的目标有所不同。“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主要在于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同行之间的交流起到一个模范带头作用。就是放给社会看的,自然也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 ?再次,课程的内容与授课形式有所不同。“精品课程”基本上都以传授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为主,授课形式还是中国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提问学生为辅。哪怕是那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形式,也不过是多了些学生回答问题而已。从实质上看,学生真正的参与程度很低。而现在我们再看来看这事,却是显得有了些冷淡。这问题又在那里?免费公开课开放第4日,北师大于丹教授的《千古名月》位列点击量之首,其次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演讲与口才》,排名第三的是北大的《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浙大的《王阳明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