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材料导热系数的测量.doc

格式:doc   大小:12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材料导热系数的测量.doc

上传人:cjl201702 2019/10/30 文件大小:1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材料导热系数的测量.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材料导热系数的测量导热系数是反映材料的导热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在工程技术方面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对导热系数的研究和测量就显得很有必要。金属材料的导热起主要作用的是自由电子的运动,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导热则是通过晶格结构的振动(声子)来实现。目前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傅立叶导热定律的基础上的,分为稳态法和动态法。本实验介绍用稳态法,稳态法是通过热源在样品内部形成稳定的温度分布后,再进行测量的方法。;-DRX-RW型导热系数测试仪的硬件和软件操作规程;、陶瓷两种材料的导热系数。实验仪器上海实博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KY-DRX-RW型导热系数测试仪,主要由测试头、电器测控系统、冷却恒温水槽、计算机系统组成。各部件接线如图所示。升降手柄电脑显示器水管通讯线缆电源220V恒温槽测试主机背面电器测控系统测试头由加热器、连接样品的上下热极、冷却器、测量热电偶、加压系统组成。加热器采用不锈钢材料加工而成,内装内热式加热器,由高精度数显温控表控温,提供稳定的热极温度。上下热极由不锈钢制成,表面安装有热电偶,热极的作用是传递热量和测量热量。冷却器也是不锈钢材料加工而成,内有水槽,通过管导与外恒温水槽相连,利用外恒温水槽与冷却器的水循环,在冷却器中形成第二恒温场,提供上热极冷端稳定温度。测量热电偶由4支组成,分别测量上下热极表面的4个温度点,利用温度梯度计算热流量。加压系统用于消除试样与热极的热阻。三、实验原理当物体内部各处的温度不均匀时,就会有热量从温度较高处传递到温度较低处,这种现象叫热传导现象。对于各向同性的物质,在稳定传热状态下有傅立叶定律:比例系数l称导热系数,其值等于相距单位长度的两平面的温度相差为一个单位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所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米-1·开-1(W·m-1·K-1)。本实验采用的是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试样被夹在两金属块之间,加压系统是经由一个升降压板和弹簧加压。加热单元是由铜或是其他高导热性的材料构成的,且包含有套筒或是相似的加热线圈。它用热绝缘材料(环氧FR-4)与周围的保温加热器相隔离。绝缘材料为5mm厚度。保温加热器不受压力,以确保所有的测量能量都传到高测量棒上。测量棒是由高热导性材料构成,并且具有平行的工作表面。冷却单元是一个金属盒,由恒温池对其冷却。实验时,一方面加热单元直接将热量通过样品下平面传入样品,另一方面冷却单元使传入样品的热量不断由样品的上平面散出,当传入的热量等于散出的热量时样品处于稳定导热状态,这时样品的上下平面的温度分别为一定的数值。此时,通过样品厚度、半径、温度梯度与通过样品的热流便可计算导热系数。具体计算过程如下:1、流过待测样品的热流:流过下热极的热流,W:流过上热极的热流,W:下热极材料的热导,W/m·K:上热极材料的热导,W/m·K:下热极两个热电偶的温差:上热极两个热电偶的温差:垂直于热流方向的热极截面积,m2d:热极两温差电偶的距离,m公式中==·K;d=;热极直径为30mm考虑到上热极(低温端)的热量损失较小,热流值更精确,因此用它表示流过待测样品的热流,即:2、与试样相接触的高测量块的温度:与试样相接触的高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