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题.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题.doc

上传人:wxc6688 2019/10/30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技法演练——高考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题河南牛茂林中国古代诗歌讲究炼字,这是诗歌语言鉴赏中的精彩内容,更是诗歌整体鉴赏的重要切入点,高考诗歌鉴赏命题对此情有独钟。下面归纳几种方式,或许会对同学们有所启发。一、提示赏析直接从诗句中确定关键字,并且点明鉴赏方向,要求考生进行赏析。例如:2004年浙江卷题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答案:“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解析:试题第一题指定“空”为鉴赏字,鉴赏方向是“表情达意”。联系诗句环境,应该注意诗句意境的营造和诗中人物形象的感情抒发。2005年上海卷题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第14—16题。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瀑布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HT][注]谪仙:李白。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答案:化静为动,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解析:题中有古人的评述,但是不是针对这首诗的,而且方向也不明确。结合这首诗的特点,应该从写景特点以及写景方法上考虑。二、自主赏析这是从“提示赏析”中分化出来的,也是直接从诗句中确定关键字,不过并不明确鉴赏方向。例如:2004年全国卷Ⅱ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注]縠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这首词的上半阕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答案: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绉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黄浅碧,遥望一片轻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解析:试题第二问指定“闹”字要求进行赏析。由于这是写景的诗句,又紧承前面有关写景问题而来,因此回答时要注意围绕该字在意境构造上的作用进行分析。2005年天津卷题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答案:“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解析:结合诗歌的特点,应该从写景特点或者写景方法上考虑;当然,从思想感情方面鉴赏也是一条途径。就答案来说,并没有涉及后者。三、搜寻赏析试题并不确定赏析用字,而是要求考生自己从诗歌中找出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