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作者: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夯扩灌注桩工程夯扩桩专项施工方案工程概况1、本工程采用夯式扩底桩,桩基础持力层为砾沙层,,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4200Kpa,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暂定为1200KN,桩的平面布置及其他要求详见—2施工图。地下为孔隙潜水,。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2、材料:桩、承台、基础梁混凝土采用C25,钢筋采用HPB235,HRB3353、工程桩应采用试桩施工时同样技术条件(混凝土投量,混凝土塌落度,锤重,锤击数,垂直落差,最后三阵的贯入度),并作为衡量工程桩施工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4、桩位偏差:单桩及双撞沿垂直X,Y轴方向不大于50mm,三桩及三桩以上的桩不大于70mm,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拔管速度须控制在1m/min,。6、沉管前必须充分考虑地下承压水对成桩质量的影响。7、砼在分段灌注时必须确保管内砼的封管高度不小于50cm,内管停止下压。9、钢筋保护层厚度为70mm。10、桩身在夯压成桩时须保持连续低锤密击(淤泥区段可适当少击),严防外管上拔。11、、工程桩施工结束后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规定总桩数的1%随机抽样进行桩的静载荷实验(且不少于三根),并按JGJ94—2008的规定进行相应动测,并经过设计院及相关单位验收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施工。13、施工遇特殊情况时须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14、桩基施工完毕后须按国家现行规程规范进行桩基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15、。16、基础施工之前务必要求先做试桩,待试桩结果出来后并得到设计院认可方可进行全面施工施工工艺技术设计1、工作原理夯扩灌注桩是在锤击沉管桩的机械设备与施工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增加一根内夯管,按照一定的施工工艺,采用夯扩的方式将桩端现在浇混凝土扩大成大头形的一种桩型,通过增大桩端截面积和挤密地基上,使用桩的承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桩身混凝土在柴油锤和内夯管和压力作用下成形,使桩质量得以保证。大量工程实践证明:夯扩桩在南昌地区使用以来因其施工技术可靠、工艺科学、无泥浆污染和工程造价低等优点,使得该桩型在南昌地区得到较普遍的使用,并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施工工艺技术参数设计根据设计要求,桩端持力层为砾砂层,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1m,沉桩深度采取设计桩长与贯入双项控制,最后十击平均贯入度小于30mm,具体参数如下:夯扩参数夯扩次数管内夯扩灌注砼高度H(m)外管上拔高度H(m)设计桩长与双管同步夯入深度的差值第一次夯扩≥--≥--,,因此桩端位置最终应以贯入度控制为主,如有必要进行第三次夯扩。3、施工工艺示意图(见附图)工程技术质量指标技术质量指标桩位放样偏差:群桩20mm;单排桩10mm;垂直度误差:不大于1%桩径允许偏差:-20mm桩位偏差:单桩及双撞沿垂直X,Y轴方向不大于50mm,三桩及三桩以上的桩不大于70mm,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单排条基垂直轴线方向100mm单排条基轴线方向150mm群桩基础的边桩100mm群桩基础的中间桩150mm钢筋笼制安: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钢筋笼长度:±50mm钢筋笼直径:±10mm砼强度:C25砼配合比,化验室确定,配料偏差为:砂碎石3%;水泥、水、外加剂±2%坍落度:桩芯(身)8-12cm为宜。桩身连续完整,无断桩及严重离析现象。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前提是必须按设计要求复打)。工程质量目标及主要保证措施1、工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合格安全目标:无伤亡2、主要施工措施①测量放线措施a、按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准线、基准点进行放样,闭合差不得大于30S,放线遵守“先轮廓后轴线,先承台后桩位”的原则。b、线桩及标高控制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以使放桩、复桩在同一基点上。c、保证放样的准确性,所有测量仪器应用同一台。d、轴线控制桩放完后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复核后,经同意才准予开始放桩位,桩位放完后,用外钢管做的钢模在桩位做好20cm左右厚的砼块,保护桩位和起阻泥、隔塞作用并与监理统一编写桩号。e、开打前,%。3、施工顺序a、对淤泥层较厚的宜先施工b、采用退打的方式自中间向两端对称运行,或自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