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工艺简介一、基本原理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是一种以全断面切削土体,以泥水压力来平衡土压力和地下水压力,利用泥水作为输送弃土介质的机械式顶管作业。基本原理是泥水护壁,在泥水式顶管施工中,要使挖掘面保持稳定,必须向泥水舱注入一定压力的泥水。泥水在压力作用下向土体内部渗透,在开挖面形成一层泥皮。泥皮的作用,一方面阻止泥水继续向土体内部渗漏,另一方面,泥水的压力通过泥皮作用在开挖面防止坍塌。、适用范围适用土质范围广,软土、粘土、砂土、砂砾土、硬土均可适用。适应范围与采用的机头类型密切相关。日本ISEKI公司生产的TCZ600机型,具备破碎功能。破碎的最大粒径可达掘进机口径的40%-50%之间,破碎的卵石强度达200MPa。三、施工特点1、顶进速度快,最快顶进速度每分钟200mm。2、破碎能力强,破碎粒径大,个数多。3、施工精度高,上、下、左、右纠偏,°。4、具有独立注水、注浆系统。5、采用地面集中控制系统,安全、直观、方便。四、施工过程须注意的问题(1)当掘进机停止工作时,一定要防止泥水从土层中或洞口及其他地方流失。否则挖掘面就会失稳,尤其是在出洞这一段时间内更应防止洞口止水圈漏水。(2)在掘进工程中,应注意观察地下水压力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挖掘面的稳定。(3)在顶进过程中,随时要注意挖掘面是否稳定,检查泥水的浓度和相对密度是否正常,还要注意进排泥泵的流量及压力是否正常。应防止排泥泵的排量过小而造成排泥管的淤积和堵塞现象。六、顶进过程中的方向控制由于机头本身具有的方向纠偏装置,纠偏操作就变的简单易行了,操作员只要通过纠偏动作,始终保证激光点在管道中心线位置。纠偏原则:坚持走势原则,坚持小倾角纠偏,º以上的大动作纠偏须尽量避免,不得已时也应争取在非重要地段进行并加强注意。趋势发展在控制误差2倍以内,可以不用纠偏。七、注浆减摩长距离顶管施工中,顶力控制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顶进阻力,而降低顶进阻力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注浆。(1)选择优质的触变泥浆材料,对膨润土取样测试。(2)在管子上预埋压浆孔,压浆孔的设置要有利于浆套的形成。(3)压浆方式要以同步注浆为主,补浆为辅。(4)注浆设备和管路要具有足够的耐压和良好的密封性能。在注浆孔中设置一个单向阀。使浆液管外的土不能堵塞管路而影响这浆效果。(5)由于顶管线路长,为使全程注浆压力不致相差过大,在中间还将增设压浆泵以增大压力(6)注浆工艺有专人负责,质量员定期检查。八、触变泥浆触变泥浆的主要成份是膨润土、掺入碱和水配制而成。为了施工使用时保持流动性,还必须掺入缓凝剂和塑化剂。触变泥浆按膨润土:烧碱:CMC:水=:::1的配比配制后静置24h后使用。触变泥浆应注意的事项注浆孔的布置宜按管道直径大小确定,一般每个断面可设置3~4个,并具备排气功能。搅拌均匀的泥浆应放置一定时间方可灌注。灌浆前,应通过注水检查灌浆设备,确认设备正常后方可灌注。,在灌浆过程中再按实际情况调整。灌浆时,按灌浆孔断面位置的前后顺序依次进行,灌浆遇有机械故障、管路堵塞、接头渗漏等情况时,经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九、工作井的设置工作井尺寸根据机头长度而定。一个工作井对应一个接收井。井距选择,一般根据管径、土质、现场情况综合考虑。本工程D1000mm井距平均在150米左右,最长221米。最佳应在120米以内。D2600mm井距平均在300米左右,最长326米。可以通过设置中继间增长顶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