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文档名称:

市抗旱规划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6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市抗旱规划方案.doc

上传人:认证用户 2016/1/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市抗旱规划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XX省XX市抗旱规划市水务局二〇〇九年三月前言水旱灾害是XX市主要灾害之一,解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人民为防治水旱灾害做出了巨大努力,大大提高了抗灾减灾能力。XX市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水旱灾情,每次灾害对全市经济都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有愈来愈大的趋势。因此,水旱灾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是XX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隐患。如何正确认识水旱灾害,减少损失,创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氛围,提出科学的抗旱减灾规划,不仅是水利部门而且是全市人民关注的重大问题。XX市抗旱规划正是基于以上需要,根据渭南市水务局渭水发[2009]78号《关于认真搞好抗旱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水利部《抗旱规划工作大纲》、《抗旱规划技术大纲》等规程规范要求编制的。规划以2007年为规划水平年,对1990年以来的旱情、数据及水旱灾害资料做深入分析,提出了2009至2020年期间全市抗旱减灾的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和重点项目。经估算,。但因XX市水旱灾害定量资料少,加之时间紧,水平有限,总感到还有许多不理想的地方,有待于在今后抗旱减灾规划实施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录一、编制规划的必要性……………………………………1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3(一)指导思想………………………………………………3(二)基本原则………………………………………………4三、规划范围和水平年……………………………………6(一)规划范围………………………………………………6(二)规划水平年……………………………………………6四、编制依据和要求………………………………………6(一)编制依据………………………………………………6(二)编制要求………………………………………………7五、规划目标和任务………………………………………8(一)规划目标………………………………………………8(二)规划重点………………………………………………8(三)规划任务……………………………………………9六、规划主要内容………………………………………11(一)基本情况调查分析与评价…………………………11(二)旱情监测预警系统…………………………………34(三)抗旱水源工程规划…………………………………36(四)抗旱指挥调度系统…………………………………48(五)抗旱减灾保障体系…………………………………49(六)投资估算和规划实施意见…………………………53(七)规划实施效益分析评价……………………………57(八)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58(九)规划实施保障措施…………………………………58附表一:抗旱规划项目投资估算表……………………61附表二:抗旱规划调查表和规划表…………………109XX省XX市抗旱规划一、编制规划的必要性干旱灾害是XX市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都给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制约XX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干旱灾害表现出频次增高、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延长和灾害损失加重等特点。据统计,从1990年~2007年的18年间,我市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出现,发生频次为100%。而从1997年~2007年的10年间,我市就有3年发生了特大、严重和中等干旱,分别为1997年、2001年和2007年,发生频次为30%。干旱发生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过去旱灾高发区域主要是在XX市的孟塬黄土台塬区和秦岭北麓洪积扇裙区,特别是XX市孟塬镇和卫峪乡、以及岳庙办、玉泉办、五方乡、桃下镇、敷水镇等七个乡镇。近些年来,我市其他乡镇(处)的旱情也在扩展和加重,目前旱灾发生的范围已经遍及全市。同时,旱灾影响范围已由农业为主扩展到工业、城市、生态等领域,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和国民经济挤占生态用水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地方还经常出现冬春连旱或春夏连旱,有时是冬春夏三季连旱,给我市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影响。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发生几率增加,干旱灾害的发生会越加频繁,旱灾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更加严重。新中国成立以来,市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抗旱工作,组织实施了大规模的抗旱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面对严峻的干旱形势,当前我市抗旱减灾工作仍存在着基础薄弱,城乡供水体系抵御旱灾能力较弱,抗旱减灾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抗旱工作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因此,加强抗旱管理,提高我市综合抗旱减灾能力,预防和减少干旱灾害损失,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重要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