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建筑物防侧击雷(同名22349).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物防侧击雷(同名22349).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9/10/3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物防侧击雷(同名22349).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作者: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建筑物防侧击雷(同名22349)建筑物防侧击雷雷电是自然界中大气放电现象。当建筑物和电力系统内的电气设备遭受直(侧)击雷或感应雷击时,其放电电压可达数百万伏至数千万伏,放电电流高达几十至几百千安,远远大于供电系统的正常值,其破坏性极大。1、直击雷分类及防侧击雷说明直击雷包括直面雷击和侧击,直面雷击就是建筑物楼顶直接遭受雷击,侧击雷则是从建筑物的侧面打来的。因为一般建筑物比较高,楼顶避雷带并不能完全保护住楼体,所以就需要对建筑物遭遇侧面雷击加设保护措施。滚球法是以雷电闪击距离为理论基础,用来确定避雷针、避雷带(网)保护范围的一种方法。当雷击先导到达接闪器放电距离以前,其闪击点有一定的选择范围,被保护建筑上的接闪器就会有相连通的若干上行先导,最后在最容易击穿的路径上形成主放电。击距与先导头部的电荷量有关,先导头部的电荷量又决定了随后出现的雷电主放电电流幅值。一类防雷建筑物30以上需作防侧击雷。二类防雷建筑物45以上需作防侧击雷。三类防雷建筑物60以上需作防侧击雷。2010年《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报批稿中,:1)当建筑物高于30m时,尚应采取以下预防侧击雷的措施:从30m起,每隔不大于6m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接闪器并与引下线相连;2)3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及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1)严格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从30m起每隔不大于6m,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接闪器并与引下线相连;3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及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同样每隔6m设一均压环。在设计上均压环可利用圈梁内两条主筋焊接成闭合圈,此闭合圈必须与所有的引下线连接。其目的是便于将6m高度内上下两层的金属门、窗与均压环连接。水平接闪器必须和同高度的均压环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对于建筑物外墙有保温层的建筑物,尤其是没有设窗户的整体保温墙面,均压环应尽量靠近墙面,以最大限度减小水平接闪器和均压环距离。(2)使用阻燃保温材料外墙保温材料主要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根据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可将保温材料分为B1(不燃)、B2(难燃)、B3(易燃)三个等级。而有机保温材料本身就易燃,这样就需要在材料中添加—定量的阻燃剂,使其阻燃性能达标。按规定,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至少要达到B2级。,其对侧击雷的防御措施,关键是玻璃幕墙上的金属构架。在金属构架的安装过程中,构架和构架间一定要有金属片跨接,达到可靠的电连接,让整个构架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气连接体,将玻璃幕墙上的金属构架与大楼主体防雷的预埋件可靠连接,二者间保证要有良好的接触面和足够的螺栓固定点(一般应不少于2个)。在大楼主体的施工过程中,预埋时要将预埋钢板可靠地与每层的均压环进行焊接。焊接长度要符合避雷接地的规范要求,并与该层的全部防雷引下线焊接。构架与预埋件连接时,必须对接触面进行绝缘层处理,用螺栓固定时,必须有金属垫片。另外,幕墙的构架必须有外露于玻璃的部分,以作为玻璃幕墙防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