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中国陶瓷》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陶瓷》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drp539609 2019/11/1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陶瓷》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比较或分析汉字结构等多种学习汉字的方法,学习本课的l0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用。重点掌握“瓷、坯、汲、瓦、釉、坟、砂、褐、蚀、窑”8个生字。。通过查字典或联系已学过的词语学习新词语。通过同义词比较、词语例释等多种方式学习本课的34个新词语,要求会读、会写、会用。重点掌握“增添、当做、古朴、腐蚀、蓬勃、涌现、源源不断”7个词语及“繁多、倾斜、为主、华美”4个常用词。。学习本课的“以……为……”、“一是……,二是……,三是……”两个句型,要求能结合语境使用。。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理清课文的脉络,能够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课文——《中国陶瓷》。课内自读——《风筝》。(二)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自己查字、词典来了解课文中生字和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全班分享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了解陶瓷发展的历史及陶瓷如何向世界传递中华文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中华文明而自豪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二)教学难点。。注意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成段表达能力。,感受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为中国文化增光彩,为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课时:5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的结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二、。造句。)。课文内容进行提问。)三、课文导入导入1:谁能告诉老师,外国人把中国称为什么?(学生:陶瓷之国)老师还想知道,“陶瓷”用英语怎样说?(学生:china)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是陶瓷之国,以激发学习兴趣。导入2:出示陶瓷图片,让学生说说外国人为什么称中国是“陶瓷之国”。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引入课题。四、。(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2)分小组朗读课文,并交流初读感受。。(1)陶瓷是指什么?陶瓷的发明有什么意义?(2)我国为什么被称为“陶瓷之国”?(3)我国陶瓷制造有多少年的历史?为什么?(4)什么叫彩陶?什么叫黑陶?什么叫唐三彩?什么叫紫砂陶器?(5)瓷器制造起源于什么时期?制造瓷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6)说一说瓷器生产的历史。(7)我国有哪些著名的陶瓷生产区?。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先讲认识和理解,有多少说多少,不必求全;然后请学生回答预设的问题。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每个学生用重点词语造句或进行交际运用。。每个学生整理自己不懂、不会用的词语,在小组中提出来,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理解。理解不了的,提交到全班,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掌握。六、解难答疑老师解释全班普遍不懂、不容易掌握的的词语。词语例释::(种类)多;丰富。反义词:稀少。我们的食物品种日益繁多,营养却少了。中国的面点小吃历史悠久,风味各异,品种繁多。:歪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