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篮球教学设计————————————————————————————————作者:————————————————————————————————日期: 初中《篮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宗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探究、体验篮球传球和运球技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思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练习,有效发展基本技能,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在学习中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形成自主锻炼和终身锻炼的意识;增进同学间、师生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培养学生对篮球知识、技术的不断追求;对同学热情帮助,对集体善于关心的良好品质。通过小组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促进交流与合作,从而达到提高技能,发展体能,增进身心健康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与对象及教学地点   1、教材:篮球熟悉球性、传球和运球技术。   2、对象:初三学生。    3、教学地点:篮球场。   三、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激发积极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同学之间的协作、熟悉球性、提高篮球传球和运球的技能。   2、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掌握篮球基本的技能,从而培养自主锻炼和终身锻炼的意识。   四、教法、手段与学法   1、.教法:讲解示范、启发诱导、语言激发、表扬鼓励、纠正错误、分组练习等。   2、手段:运用多媒体、体育教学课件等。   3、学法:观摩思考、动手动脑、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互纠互勉等。   五、课的顺序与构思   1、常规导入:在课的开始部分,运用集中注意力练习,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上。    2、愉悦热身:(1)在教师或体育委员的带领下,做慢跑和“叫号追拍”游戏。(2)采用轻松的音乐带领学生跳“两人舞”热身操。    3、小组协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分四小组,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各小组长的带领下,应用教学学课件,进行熟悉球性的练习。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和同学间的互学、互纠、互帮、互勉,培养学生的参与与协作精神。   4、通过教学课件,为学生创建一个探索学习的空间,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应用教学课件,学习篮球的传球、运球技术,逐步掌握篮球的传接球、直线运球、曲线运球技术,提高传接球和运球的实际运用能力,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探索学习和自我锻炼的能力。   5、展示自我:全班集中,进行曲线运球比赛。通过比赛和评价活动,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篮球知识、技术的不断追求,由此达到自我锻炼以及增进终身锻炼目的。: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愉快的放松操二节,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六、预计运动负荷安静心率:75—80次/分、平均心率:130—140次/分、最高心率:160—170次/分、练习密度:约45—50%。七、场地器材球场一片,多媒体设备一套,篮球45只,标志杆20个。教学内容篮球:·学习篮球基本技术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目标认识目标:90%的学生能够理解篮球传接球在比赛中的作用。技能目标:初步学习篮球胸前传接球技术,70%的学生能够做出正确的传接球动作。发展目标:发展学生的判断、灵敏、协调能力。情感目标:提高篮球学习的合作意识,培养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