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如何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如何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9/11/1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如何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演讲之初,我想问一问大家,你们用的手机都是那些牌子的呢?在你们身边,是用正品的人多,还是用山寨的多呢?大家能想到的是本国品牌的又有那些呢?又有多少手机背面印着“madeinchina”,你们可以拆开手机后盖看看。我想,不用说大家都会知道,我们所用的大多还是国外的品牌,或者是出了名的山寨机,对吧。并且,不管是国外品牌的机子还是中国自己品牌的机子,绝大部分还是印有“madeinchina”的吧。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为什么,大多数中国制造的产品却更多的是国外的品牌,而很少的才是我们自己的品牌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下面就来讨论,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青睐于中国创造的产品,才能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创造。也许,看到这样的数据,我们会感到自豪:世界上每生产4台电脑,就有1台出自中国的江苏!但再看看这样的数据,我们又会感到迷惑:我们生产1台电脑竟只能赚10个苹果的钱。原因是利润的大头被英特尔、微软等公司拿走了,我们赚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加工费。近年来,大家都在谈论着“中国制造”的商品销往全球,中国已经成了“世界工厂”……但实际上,这样的“制造”赚取的利润很低。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我们出口8亿件衬衣才能换来一架空中客车A―380!尽管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很大,很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但科技含量普遍较低,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往往掌握在外国公司手里。由于生产成本高企,许多品牌早已把生产线搬到了中国。他们利用中国廉价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发展自己的产品,人家掌握的是产业链的上游技术,经销的是欧美国家的世界性品牌,包括服装、日用品,甚至包括手表和电脑,利润率高的环节几乎都被欧美企业占领,而留给中国企业的只有利润微薄的“加工组装”。事实告诉我们: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让“中国制造”尽快成为“中国创造”,是时代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而如何去实现,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也是我们主要要讨论的问题。2005年10月,胡***同志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2006年1月,他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用15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一·那么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一跃而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总体上依赖资金高投入、资源高消耗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创造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是它们的4-10倍,33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资源消耗量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46%。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样的发展难以为继;牺牲稀缺而宝贵的资源环境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这样的代价过于高昂。因此,只有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当今时代,科技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我国设备投资有60%以上要靠进口。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我们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拿出来向国外支付专利费。更何况,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需求的核心技术,花再多的钱也是买不来的。比如,“神舟六号